
蠸
拼音
quán
注音ㄑㄨㄢˊ
部首虫部 总笔画23画 结构左右
五笔JAKY 统一码8838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一丨丨丨フ一丨フ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名称竖、横折、横、竖、横、点、横、竖、竖、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部首虫部 总笔画23画 结构左右
五笔JAKY 统一码8838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一丨丨丨フ一丨フ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名称竖、横折、横、竖、横、点、横、竖、竖、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蠸
⒈ 即“黄守瓜”,瓜类的害虫,成虫吃瓜叶,幼虫咬细根:“瞀芮生乎腐蠸。”亦称“瓜萤”。
统一码
蠸字UNICODE编码U+8838,10进制: 34872,UTF-32: 00008838,UTF-8: E8 A0 B8。
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蠸字讲解
“蚕 蚕 蚕”这个字的语文讲解
“蚕 蚕 蚕”这个字,由三个相同的汉字组成,这种结构在汉字中被称为“叠字”。叠字在汉语中非常常见,它们通过重复同一个字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表达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蚕 蚕 蚕”这个字的含义、用法和语境。
一、字义解释
1. 蚕:蚕是一种昆虫,属于鳞翅目蚕蛾科。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最终吐丝结茧,成为蚕蛾。蚕丝是制作丝绸的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2. 叠字的作用:在这个词语中,“蚕 蚕 蚕”的叠字形式,通过重复同一个字,强调了蚕的生命周期和蚕丝的重要性。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语境用法
1. 描述蚕的生活习性: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使用“蚕 蚕 蚕”来形容蚕的生活习性。比如:“春暖花开,蚕宝宝们纷纷爬上枝头,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蜕变之旅。”
2. 借指蚕丝:由于蚕丝是制作丝绸的原料,因此“蚕 蚕 蚕”也可以用来借指蚕丝。例如:“这些细腻的蚕丝,经过巧匠的纺织,变成了美丽的丝绸。”
3. 诗歌中的意象:在古代诗歌中,“蚕 蚕 蚕”常常被用作意象,表达诗人对蚕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里的“一岁一枯荣”也可以用“蚕 蚕 蚕”来形容蚕的生命力顽强。
三、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蚕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蚕不仅是经济作物,更是勤劳、坚韧和奉献精神的象征。蚕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依然坚持不懈,最终吐丝结茧,为人类带来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此外,蚕还与许多传统节日和习俗紧密相连。比如,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这些活动都与蚕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蚕也成为了许多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总之,“蚕 蚕 蚕”这个字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形象感,还在汉语表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个字,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蠸的意思、基本解释,蠸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蠸【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8画
《唐韻》巨員切《集韻》逵員切,音權。《爾雅·釋蟲》蠸,輿父,守瓜。《註》今瓜中黃甲小蟲,喜食瓜葉,故曰守瓜。《莊子·至樂篇》瞀芮生乎腐蠸。
又《本草》馬陸,一名馬蠸。
又《說文》一曰大螫也。
又《類篇》呼官切,音歡。義同。
又《集韻》呼玩切,音喚。大鼈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蠸【卷十三】【虫部】
蟲也。一曰大螫也。讀若蜀都布名。从虫雚聲。巨員切
说文解字注
(蠸)蟲也。謂蟲名。未詳何物。釋蟲有蠸、輿父、守瓜。一曰大螫也。螫者、蟲行毒也。大螫者、大行毒也。讀若蜀都布名。糸部曰。?、蜀細布也。此謂大螫之讀若?。从虫。雚聲。巨貟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