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祉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祉
⒈ 福:“既多受祉”。福祉。
异体字
English
happiness, blessings, good luck
最读网祉字讲解
《说“祉”》
在浩如烟海的汉字家族中,“祉”是一个充满祥瑞之气的字。
一、字形结构与字源演变
“祉”为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示”字旁,在汉字中,“示”字旁的字大多与祭祀、神明相关,往往带有神秘而庄重的色彩。右边部分为“止”,有停止、栖息之意。从甲骨文开始,“祉”字的雏形就已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定型。它最初可能与古人祭祀祈求福祉的场景有关,人们向神灵献上祭品,希望神灵止息灾祸,赐下幸福与安宁。
二、字义解读
1. 福泽、福利
这是“祉”字最常见的含义。例如“洪祉”,就是巨大的福泽;“民祉”则指的是民众的福利。一个国家重视民生工程,努力提高教育、医疗水平,改善人民居住条件等举措,都是在增进民祉。这体现了国家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让民众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好处,幸福地生活。
2. 好运、吉利
当我们说某人“蒙祉”时,就是说这个人得到了好运的眷顾。在古代的一些文学作品或者史书中,常常会用这个字来描述某人在特定的事件或者人生阶段得到了上天的庇佑,命运顺遂。比如一个人在历经磨难后突然时来运转,官运亨通、家庭美满,就可以说他获得了祉。
三、在文化中的体现
1. 古代祭祀文化
在古代祭祀仪式中,“祉”这个概念有着重要的地位。人们通过祭祀祖先或者天地神灵,表达对福祉的祈求。像祭天大典这样庄重的仪式,其核心目的之一就是祈求上天赐下洪祉,保佑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种祭祀文化反映了古人对未知力量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在诗词歌赋中,“祉”字也经常出现。诗人用它来营造一种吉祥、美好的意境。例如“祉运随春至,祥光入户临”,通过描写春天到来时福运也随之降临,祥光照进家门的景象,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期待。这个字的使用使得文学作品更具文化底蕴和典雅的气质。
“祉”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幸福、好运的向往,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文化传承不断地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 祉的意思、基本解释,祉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祉
〈名〉
(1) (形声。从示,止声。本义:福) 同本义 [happiness;blessedness]
祉,福也。——《说文》
祉,禄也。——《左传·哀公九年》
畴离祉。——《易·否》
既多受祉。——《诗·小雅·六月》
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国语·周语》
维祉冠存已。——《汉书·王莽传》
用锡尔祉。——《后汉书·宋宏传》。注:“谓福庆也。”
(2) 又如:祉祚(福禄;幸福);祉祥(吉祥);祉祐(福祐);祉禄(福禄);祉福(幸福)
康熙字典
祉【午集下】【示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敕里切《集韻》《韻會》丑里切,音恥。《說文》福也。《徐曰》祉之言止也,福所止不移也。《易·泰卦》以祉元吉。《詩·小雅》旣受多祉。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祉【卷一】【示部】
福也。从示止聲。敕里切
说文解字注
(祉)福也。見釋詁。从示。止聲。敕里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