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寔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寔
⒈ 同“实”。
⒉ 放置。
⒊ 此。
异体字
English
real, true, solid, honest
最读网寔字讲解
“焉”字的语文解释
“焉”字在汉语中是一个常见的助词,其用法多样,意义丰富。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焉”字在不同语境下的解释和用法。
一、基本含义
“焉”字最基本的意思是“于是、就”,常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一种顺承关系。例如:
1. 且夫天地之大(庄子《逍遥游》):这里的“焉”可以理解为“于是”,表示一种顺承关系。
二、用作代词
“焉”字也可以作为代词使用,指代前文提到的内容或情况。例如:
2. 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这里的“焉”指代前文提到的“学而时习之”的行为。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这里的“焉”指代前文提到的“三人行”的情境。
三、用作副词
“焉”字还可以作为副词使用,表示程度或方式。例如:
4. 吾焉能为之哉(《左传·宣公三年》):这里的“焉”表示一种反问的语气,强调自己无法做到。
5. 盘盘焉,囷囷焉(杜甫《石壕吏》):这里的“焉”形容动作的缓慢、沉重。
四、表示疑问
“焉”字有时也用于表示疑问,常与“何”、“乎”、“然”等词语组合使用。例如:
6. 焉有仁人乎(《孟子·梁惠王上》):这里的“焉”与“何”组合,表示对“有仁人”的疑问。
7. 然则焉往而不乐(《论语·阳货》):这里的“焉”与“则”组合,表示一种顺承关系,意为“那么应该去哪里而不快乐呢”。
五、表示语气和态度
“焉”字还可以表示语气和态度,如“焉知非福”、“焉得不暴”等,常用于句末,表达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
六、总结
综上所述,“焉”字在汉语中具有多种用法和意义。它不仅可以表示顺承关系、代词、副词等基本语法功能,还可以表示疑问、语气和态度等多种语义。掌握“焉”字的用法和意义对于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句子结构来选择合适的解释和用法。同时,多读、多写、多积累也是提高汉语水平的关键所在。

※ 寔的意思、基本解释,寔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寔
〈代〉
(1) 通“是”。此,这 [this]
六年春,自曹来朝。书曰:寔来。——《左传·恒公六年》
(2) 又如:寔来者(此来人)
词性变化
◎ 寔
〈副〉
(1) 通“实”。确实;实在 [really]
寔蕃有徒。(徒众确实很多。)——张衡《东京赋》
(2) 又如:寔命不同(确实命不同)
◎ 寔
〈动〉
通“置”。放置 [lay up] 。如:寔于(置于)
康熙字典
寔【寅集上】【宀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韻會》丞職切,音室。《說文》止也。《徐曰》寔如此,止如此也。
又是也。《詩·大雅》實墉實壑。《註》實當作寔。寔,是也。《增韻》《正韻》與實通。《韻會》以通爲誤。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寔【卷七】【宀部】
止也。从宀是聲。常隻切
说文解字注
(寔)正也。正各本作止。今正。召南毛傳曰。寔、是也。韓奕鄭箋亦曰。寔、是也。春秋桓六年。寔來。公羊傳曰。寔來者何。猶云是人來也。穀梁傳曰。寔來者、是來也。按許云正者、是也。然則正與是互訓。寔與是音義皆同。此云寔、正也。卽公、穀、毛、鄭之寔、是也。詩。湜湜其止。鄭箋尙以持正釋湜。而古多有以實爲寔者。韓詩。實命不猶。卽寔命不猶也。大雅韓奕。實墉實壑。卽寔墉寔壑也。周語。咨於故實。卽故寔。故韋云故事之是者也。實寔音義皆殊。由趙魏之閒實寔同聲。故相叚借耳。若杜預注春秋寔來曰寔、實也。則非是也。从宀。是聲。此舉形聲包會意。常隻切。古音在十六部。廣韵入?四職。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