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戺
⒈ 台阶两旁所砌的斜石:“金戺玉阶,彤庭辉辉。”
⒉ 门槛:“属兵列护门戺。”
异体字
- 巸
English
stone boarder; steps
最读网戺字讲解
“戍”字的语文讲解
“戍”是一个汉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它不仅表示军事防御,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现代汉语中,“戍”字常用于形容军队驻守、边疆安定等含义。
一、字形结构
“戍”字由“戈”和“寸”两个部分组成。“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象征着军事、战争;“寸”则是一种长度单位,用来表示短小或紧凑。这两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既表示军事又含有紧凑、短小之意的汉字。
二、字义解析
1. 军事防御:“戍”的本义与军事防御密切相关。在古代,国家为了保卫领土安全,会在边境线上驻扎军队,这些军队就称为“戍卒”,而驻守的地方则称为“戍楼”、“戍堡”。因此,“戍”字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如《左传·僖公三十年》中的“秦伯伐晋,戍之而还”。
2. 边疆安定:除了军事防御外,“戍”字还隐含着边疆安定的意思。一个国家的边疆如果得到了有效的戍守,就能够保持稳定,避免外敌入侵。这种含义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如杜甫的《兵车行》中就有“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诗句,通过描写征战的残酷和人民的无奈,间接表达了边疆不稳定的社会现状。
3. 时间与空间的概念:“戍”字还可以表示时间或空间的概念。在古代,人们常常用“戍守”来表示在某个地方驻守一段时间,如“戍守边疆三年”就表示在边疆驻守了三年时间。此外,“戍”字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偏远、偏僻,如“戍楼高耸入云霄”就形容了戍守的地点非常高峻、偏远。
三、文化内涵
“戍”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情感的符号。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戍”字经常被用来表达征战的残酷、人民的疾苦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戍”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军事制度和文化传统,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
总之,“戍”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汉字。通过对“戍”字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传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戺的意思、基本解释,戺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戺【卯集中】【户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韻會》鉏里切,音士。《爾雅·釋宮》落時謂之戺。◎按爾雅作
。疏,持樞也。詳
字註。
又堂廉曰戺。《書·顧命》四人綦弁執戈,夾兩階戺。
又砌也,閾也。《張衡·西京賦》金戺玉階。
又《集韻》巸,古作戺。註詳巳部六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