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铚字的解释
铚

拼音 zhì 注音ㄓˋ 繁体
部首钅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左右
五笔QGCF 统一码94DA
笔顺ノ一一一フ一フ丶一丨一
名称撇、横、横、横、竖提、横、撇折、点、横、竖、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铚(銍)zhì(ㄓˋ)

⒈  古代一种短的镰刀。

⒉  割稻穗。

异体字

  • ?
  • ?
  • ?

English

a sickle

最读网铚字讲解

《说“铚”》 在汉字的大家族中,“铚”是一个比较独特且富有内涵的字。 一、字形结构 “铚”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为金字旁“钅”,这一偏旁表明这个字与金属有着密切的关系。右边是“至”字。“至”有着到达、抵达的含义,当它与“钅”组合在一起时,便形似一种与金属相关的特定事物。 二、字义解读 1. 作为名词时,“铚”最主要的含义是指一种古代的镰刀。在古代农业生产中,镰刀是极为重要的收割工具。这种镰刀以金属制成,有着锋利的刀刃,能够高效地收割农作物。例如在描写古代田园生活的诗文中,我们仿佛能看到农夫手持铚镰,在田野里忙碌地收割麦子或者稻谷的场景。“铚镰”常常并列使用,成为农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代表。 2. 从引申义的角度来看,“铚”还可以表示一种小锄头之类的农具。虽然它和镰刀功能有所不同,但同样在农业生产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农具的存在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适应农业生产需求而产生的。 三、文化意义 1. 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铚”这个字见证了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石制农具到金属制成的铚镰等工具,体现了人类不断探索和改进生产方式的进程。它也出现在许多与农业典籍或者农事记载相关的文献中,成为研究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文字依据。 2. 在文学作品里,“铚”这个字也能为作品增添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古朴的韵味。当诗人在描绘田园风光或者农民劳作时使用到这个字,能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农业氛围,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代的田间地头,看到农民们手持铚镰辛勤劳作的画面。 总之,“铚”这个字虽然看似简单,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汉字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独特明珠,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

铚


※ 铚的意思、基本解释,铚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hì

〈名〉

(1) 一种小镰刀,古时用以割禾 [small sickle]

铚,获禾短镰也。——《说文》

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鎒、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管子·轻重乙》

(2) 割下的禾穗 [the mowed ear of grain]

百里赋纳铚,二百里纳铚。——《书·禹贡》

(3) 古县名 [Zhi county]。在今安徽省宿县西南

词性变化

zhì

〈动〉

(1) 收获,刈 [mow]

截颖谓之铚。——《小尔雅》

铚铚,断禾穗也。——《释名》

奄观铚艾。——《诗·周颂·臣工》

(2) 又如:铚铚(割取稻穗的声音);铚艾(收割。引申为收获);铚权(用武力慑服与用计谋控制对手)

康熙字典

銍【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韻會》?陟栗切,音窒。《說文》穫禾短鐮也。《釋名》銍,穫黍鐵也。《詩·周頌》奄觀銍艾。《傳》銍,穫也。《疏》銍器可以穫禾,故云穫也。

《小爾雅》禾穗謂之穎,截穎謂之銍。《書·禹貢》二百里納銍。《傳》銍刈,謂禾穗也。《疏》禾穗用銍以刈,故以銍表禾穗也。

《廣韻》古縣名。在譙。《前漢·?勝傳》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註》五縣名。銍音竹乙反。《地理志》沛郡銍縣。

通作䬹。《史記·秦本紀》百里奚曰:臣嘗游困於齊,而乞食䬹人。《徐廣曰》䬹,一作銍。

《廣韻》之日切《集韻》職日切,?音質。義同。《集韻》或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銍【卷十四】【金部】

穫禾短鎌也。从金至聲。陟栗切

说文解字注

(銍)穫禾短鎌也。周頌。奄觀銍艾。傳曰。銍、穫也。按艾同乂。穫也。銍所以穫也。淺人刪所以二字。禹貢。二百里納銍。某氏曰。銍艾謂禾穗。亦謂所穫之穗爲銍。从金。至聲。陟栗切。十二部。

交流分享

  • 铚的词语 组词
  • 铚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