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锧字的解释
锧

拼音 zhì 注音ㄓˋ 繁体
部首钅部 总笔画13画 结构左右
五笔QRFM 统一码9527
笔顺ノ一一一フノノ一丨丨フノ丶
名称撇、横、横、横、竖提、撇、撇、横、竖、竖、横折、撇、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锧(鑕)zhì(ㄓˋ)

⒈  古代腰斩用的垫座:砧锧。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钅、质声

English

tungsten, wolfram

最读网锧字讲解

《说“锧”》 在汉字的浩瀚海洋中,“锧”是一个比较独特且生僻的字。 一、字形结构 “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为金字旁“钅”,这一偏旁往往与金属有关。右边是“质”字。“质”本身有着多种含义,如事物的本质、质地等,在这里与金字旁组合成新的意义。 二、读音 “锧”字读音为:zhì。 三、字义 1. 古代腰斩时用的垫席。这一用法反映了古代残酷的刑罚制度。在古代,腰斩是一种极其严厉的死刑方式,而“锧”作为垫席出现在这种残酷的场景之中,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法律严苛的一面。例如在一些史书的记载中描述犯人被判处腰斩之刑时,就可能会提及“锧”。 2. 姓。虽然这个姓氏比较少见,但也存在于部分家族之中。 四、文化内涵 从文化角度来看,“锧”字所代表的腰斩刑罚相关意义体现了古代社会政治和司法体系的特点。在封建王朝统治下,刑罚是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而这些残酷刑罚的存在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人权观念相对淡薄。同时,作为姓氏传承下来的“锧”姓,也是家族文化延续的一个特殊标志,尽管人口稀少,却也承载着独特的家族记忆和传统。 总之,“锧”字虽然生僻,但它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语义信息却十分丰富,是我们深入了解古代社会以及汉字发展演变的一个独特窗口。

锧


※ 锧的意思、基本解释,锧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hì

〈名〉

(1) 铁砧 [anvil]

锧,铁锧砧。——《玉篇》

(2) 古代腰斩用的垫座 [(ancient) executioner’s block]

宜先伏于砧锧。——欧阳修《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

(3) 斧。多指古腰斩刑具,两斤相合,如后之铡刀 [axe]

负覉絷,执鈇锧。——《公羊传》

(4) 又如:锧鈇(锧斧。古代斩人的刑具);锧笮(斧与凿。古代腰斩和黥刑的刑具)

(5) 星名。“铁锧”的省称 [star’s name]

一曰鈇锧,主诛斩…锧欲其忽忽不明,明则兵起,大臣诛。——《晋书·天文志上》

词性变化

zhì

〈动〉

斩,杀 [behead]

至路折处,反其目而锧之。——清·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康熙字典

鑕【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之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日切,?音質。《玉篇》鐵鑕砧。《廣韻》斧也。《增韻》斧鑕,椹也。《公羊傳·襄二十七年》負羈縶,執鈇鑕。《註》鑕,之實反。一作鈇質。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