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㪽
基本解释
统一码
㪽字UNICODE编码U+3ABD,10进制: 15037,UTF-32: 00003ABD,UTF-8: E3 AA BD。
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最读网㪽字讲解
“簠”字的语文讲解
“簠”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代文献和书法中却占有一席之地。它的读音是fǔ,属于形声字。从竹,从甫,甫也作为声符。本义是指古代祭祀时盛稻粱的器具。
一、字形结构
“簠”字由“竹”和“甫”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竹”作为首笔,表明了与竹制品或竹编文化的关联;“甫”则作为声符,表示其读音。
二、字义演变
在古代,“簠”主要用作名词,特指用来盛放稻粱等食物的器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词义逐渐扩展,也可以泛指各种容器。此外,“簠”还曾引申为古代祭祀时盛稻粱的礼器,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三、用法与示例
在现代汉语中,“簠”并不常用,但在古文中却时有出现。例如,在《左传·隐公元年》中有记载:“命诸侯赋于太庙,‘簠’簋既戒,君亲赋。”这里的“簠”就是用来盛放祭品的礼器之一。
同时,“簠”也是一个重要的书法符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簠”的字形较为复杂,笔画连绵不断,显示出一种古朴典雅的美感。在书法创作中,书法家们常常以“簠”为字根,创作出富有个性和韵味的书法作品。
四、文化意义
“簠”字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主要体现在古代礼仪和文化传承方面。在古代,祭祀是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而“簠”作为盛放祭品的器具,承载着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此外,“簠”还见证了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研究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总之,“簠”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汉字,它的字形、字义和用法都体现了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学习和了解“簠”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领略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 㪽的意思、基本解释,㪽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㪽【備考·卯集】【斤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搜眞玉鏡》音所。
交流分享
- 㪽的词语
- 㪽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