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镗
拼音
tāng
注音ㄊㄤ
繁体鏜
部首钅部 总笔画16画 结构左右
五笔QIPF 五行金 统一码9557
笔顺ノ一一一フ丨丶ノ丶フ丨フ一一丨一
名称撇、横、横、横、竖提、竖、点、撇、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横、竖、横
部首钅部 总笔画16画 结构左右
五笔QIPF 五行金 统一码9557
笔顺ノ一一一フ丨丶ノ丶フ丨フ一一丨一
名称撇、横、横、横、竖提、竖、点、撇、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横、竖、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镗(鏜)
⒈ 同“嘡”。
异体字
- 鏜
造字法
形声:从钅、堂声
English
boring tool
最读网镗字讲解
“镗”字的语文讲解
“镗”是一个汉字,读音为táng。它有多种含义,常用于形容声音、描述动作或表达某种状态。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字的用法和含义。
一、字义解析
1. 声音的描述:
- “镗”常用来形容撞击、敲打的声音。例如,在古文中,“镗镗”可以用来描绘金属撞击的声音,如“镗镗声”即指金属撞击的铿锵声。
2. 动作的描写:
- “镗”也可以用来描述一种猛烈的动作。比如,“镗鞑”原指战马嘶鸣的声音,后来引申为战争的号角声,再后来也用来形容勇猛的冲击声。
3. 状态的形容:
- 此外,“镗”还可以用来形容某种状态,如“镗鞳”(báng dá)原指钟鼓声,后来泛指各种声音,有时也用来形容热闹繁华的场面。
二、出处与用法
- 古籍中的运用:
在古代文献中,“镗”字常出现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如《诗经·邶风·击鼓》中有“击鼓其镗,踊跃用兵”的句子,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场景。
- 现代汉语中的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镗”字虽然不常用,但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下仍然能够找到它的踪迹。例如,在描述战争场面或某种激烈的冲突时,可以用到“镗”字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三、字的结构与演变
- 字形结构:
“镗”字属于形声字,从“钲”(zhēng,古代的一种乐器)声旁,表示其读音与“钲”相近。同时,“钲”本身也暗示了与声音有关的意义。
- 字形演变:
“镗”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出现,经过历代的演变,其字形逐渐固定下来,并成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形态。
四、结语
“镗”字虽然不算是常用字,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却是独特的。通过了解“镗”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和情感,还能够感受到汉字这一文化瑰宝的无穷魅力。
在实际应用中,掌握“镗”字的准确含义和用法,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汉字。

※ 镗的意思、基本解释,镗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镗
鏜
〈象〉
(1) 钟鼓的声音或敲锣的声音 [clang]
镗,钟鼓之声。从金,堂声。——《说文》
击鼓其镗。——《诗·邶风·击鼓》
(2) 又如:镗鞳(钟鼓声);镗镗(钟鼓声)
(3) 另见
基本词义
◎ 镗
鏜
〈名〉
加工零件内孔的一种方法 [boring]。如:镗床;坐标镗床;镗刀
词性变化
◎ 镗
鏜
〈动〉
(1) 用镗孔刀内旋切 [bore]。如:镗孔
(2) 另见
康熙字典
鏜【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土郞切《集韻》《韻會》《正韻》他郞切,音湯。《說文》鐘鼓之聲。《詩·邶風》擊鼓其鏜。《傳》鏜然,擊鼓聲也。
又《韻會》亦作闣。《摯虞·思遊賦》闣兮識故居。
又《集韻》亦作閶。《司馬法》鼓聲不過閶。
又《廣韻》以鐵貫物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鏜【卷十四】【金部】
鐘鼓之聲。从金堂聲。《詩》曰:“擊鼓其鏜。”上郎切
说文解字注
(鏜)鐘之聲也。
部曰。?、
聲也。引詩擊
其?。爲其字之从
也。此引詩擊
其鏜。葢有韓、毛之異與。邶風傳曰。鏜、擊
聲也。許以其从金、故先之以鐘曰鐘
之聲。相如賦作闛
。司馬法曰。
聲不過閶。皆叚借字。从金。堂聲。土郞切。十部。詩曰。擊
其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