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抭字的解释
抭

拼音 yǎo tāo 注音一ㄠˇ ㄊㄠ
部首扌部 总笔画8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62AD
笔顺一丨一丶丶フノフ
名称横、竖钩、提、点、点、横撇/横钩、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ǎo(一ㄠˇ)

⒈  古同“舀”,舀取。

其他字义

tāo(ㄊㄠ)

⒈  舀具。

异体字

最读网抭字讲解

“把”字句的语文解释 “把”字句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句式,它表示动作的施事者对某个对象进行操作或处理。在这个句式中,“把”作为动词出现,后面跟随的是宾语,即动作的对象。这种句式在书面语和口头语中都非常常见。 一、“把”字句的基本结构 “把”字句的基本结构可以表示为:“把+宾语+动词”。其中,“把”是助词,用于引导整个句子;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动词则是具体的动作或行为。 例如,在句子“我把这本书读完了”中,“我”是主语,“把”是助词,“这本书”是宾语,“读完了”是动词。 二、“把”字句的语法功能 1. 表示动作的施事者:在“把”字句中,施事者(即动作的执行者)通常作为主语出现。如上述例句中的“我”。 2. 强调动作的施事者:通过使用“把”字句,可以更加明确地强调动作是由谁执行的。如“我把这本书读完了”强调了是“我”读完了这本书。 3. 改变动词的陈述对象:有时候,为了强调或表达的需要,可以将动词的陈述对象由主动转为被动,这时就需要用到“把”字句。如“这本书被我读完了”中,虽然动作仍是“读”,但陈述对象由“书”变为了“这本书”。 三、“把”字句与相关句式的比较 与“被”字句相比,“把”字句在语法功能和表达效果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之处:两者都涉及到动作的施事者和受事者,并且都可以用来强调动作的施事者。 差异之处:“把”字句更侧重于表达施事者对受事者的主动操作或处理,而“被”字句则更侧重于表达受事者受到施事者的动作影响。此外,“把”字句在表达上更加灵活多样,可以搭配不同的动词和宾语来表达各种复杂的动作关系。 四、“把”字句的运用实例 在实际运用中,“把”字句可以用来描述日常生活中各种动作行为。如:“他把书放在桌子上。”“她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这些句子都清晰地表达了动作的施事者和受事者,以及动作的具体内容。 总之,“把”字句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句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生动地表达各种动作行为。通过学习和掌握“把”字句的语法规则和运用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抭


※ 抭的意思、基本解释,抭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抭【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以沼切《集韻》以紹切,?腰上聲。?字重文。《說文》?或从手从宂。抒臼也。

《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周禮·地官·舂人》女舂抭二人。《註》女奴能舂與抭者。《詩·大雅》或舂或抭。《王應麟·詩攷》或舂或抭董氏引韓詩。◎按今詩作揄。

《集韻》容朱切,音兪。弋?切,音燿。義?同。

他刀切,音叨。抒物之器。與挑同。《說文》或从臼作?。《集韻》又作?。別詳臼部?字註。〇按《說文》篆形註語甚明,諸書惟廣韻之篠韻收抭,他俱譌作抌。字彙沿譌,《正字通》辨之,又舍抭从扰,均與《說文》不合,今考正。互詳揄字註。

交流分享

  • 抭的词语 组词
  • 抭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