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誊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誊(謄)
⒈ 转录;抄写:誊写。誊清。
异体字
- 謄
汉英互译
copy out、transcribe
造字法
原为形声
最读网誊字讲解
“誊”字的语文讲解
“誊”是一个汉字,读音为téng。它有多种含义,常用于描述书写、抄写的行为及其结果。
一、基本含义
首先,“誊”最基本的意思是“抄写”。在古代,人们常常需要手抄书籍、文件或诗文,以此来传承文化和知识。“誊”正是描述这一过程的字。
例如,在古文中,“誊录”常用来指抄写并记录下来的意思。通过“誊”,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墨客对文字的敬畏和执着。
二、引申含义
除了基本的抄写意义外,“誊”还可以引申为“记载”、“陈述”的意思。当某人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时,也可以说是“誊”下了这些内容。
例如,在古诗文中,“誊”有时被用来形容诗文的创作过程,即诗人通过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将内心世界“誊”录于纸端。
三、用法与结构
“誊”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部首为“讠”,表示与言语、书写有关。其结构为左右并列,左侧为“讠”,右侧为“征”的变体“誊”。
在组词时,“誊”常与其他字组合成如“誊清”、“誊录”、“誊写”等词语,进一步丰富其语义内涵。
四、文化意义
“誊”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古代人们对文字的尊重和敬畏,以及他们对知识、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通过抄写,人们得以跨越时空的限制,感受先人的智慧和情感。
此外,“誊”字也提醒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专注于内心的书写和思考,或许能够发现更多被遗忘的美好与真理。
总之,“誊”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汉字,它不仅记录了书写的过程,更承载了人们对知识、文化和情感的追求与传承。

※ 誊的意思、基本解释,誊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誊
謄
〈动〉
(1) 照原稿抄写清楚 [make fair copy]
謄,迻书也。从言,朕声。——《说文》。按,謄录字,元代始用之。
自剪短笺誊断稿,不嫌墨浅字倾欹。——陆游文
(2) 又如:誊一遍;誊本(根据原本抄写的本子)
康熙字典
謄【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登切,音騰。《說文》迻書也。《徐曰》謂移寫之也。《玉篇》傳也。《正韻》移書傳鈔也。《元史·選舉志》謄錄試卷,每行移文字,皆用朱書。
又人名。崇謄,見《宋史·宗室表》。本从舟。俗从月,誤。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誊【卷三】【言部】
迻書也。从言朕聲。徒登切
说文解字注
(謄)迻書也。今人猶謂謄寫。从言。朕聲。徒登切。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