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胄字的解释
胄

拼音 zhòu 注音ㄓㄡˋ
部首月部 总笔画9画 结构上下
五笔MEF 统一码80C4
笔顺丨フ一丨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òu(ㄓㄡˋ)

⒈  盔,古代战士戴的帽子:甲胄(甲衣和头盔)。介胄(“介”,甲衣)。

⒉  帝王或贵族的子孙:贵胄。胄裔。胄子(古代帝王和贵族的长子,都要进入国学学习,后亦泛称国子学生)。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helmet

造字法

形声:从月、由声

English

helmet, headpiece; descendant

最读网胄字讲解

《说“胄”》 在浩如烟海的汉字家族中,“胄”是一个独特而富有内涵的字。 一、字形结构 “胄”为上下结构,从甲骨文的写法来看,就像一个人戴着头盔的样子。上面部分像是头盔的帽体部分,而下面的部分则像是头颈或者与头部相连的结构,这种形象的构造方式反映出这个字最初的含义与头部防护有关。 二、字义演变 1. 本义:头盔 在古代战争频繁的社会环境下,头盔是保护战士头部安全的重要装备。“胄”字最初就是专门指这种用于防护头部的器具。例如在描述古代士兵的装备时,就会有“胄明”之类的表述,强调头盔明亮或者完好无损。 2. 引申义:后代、后裔 随着时间的推移,“胄”字的意义发生了引申。由于头盔是戴在头上的,而头部又与人的传承、家族的延续有着某种隐喻性的联系。家族就像一个有着共同“头脑”(家族的核心、祖先等)的整体,后代子孙就如同戴着家族传承这个“头盔”继续前行的人。所以“胄”开始表示后代、后裔的意思。像我们熟知的“胄裔”,就是指后代子孙;“贵胄”一词,则是指贵族的后代。这里的“胄”体现了家族传承和社会阶层延续的概念。 三、文化内涵 1. 在历史文化中的体现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和文化记载中,“胄”字频繁出现。在研究古代军事史时,关于兵器装备的部分可能会涉及“胄”的形制、制作工艺等内容。而从家族史和社会史的角度看,“胄裔”的概念有助于梳理家族脉络、探究社会阶层的传承与变迁。例如,在一些姓氏家族的家谱中,会强调自己是某位古代名人或者贵族的“胄裔”,以显示家族的光荣传统和高贵出身。 2. 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在文学作品中,“胄”字也常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古朴、庄重的氛围。诗人可能会用“胄裔多才俊”来表达对某个家族人才辈出的赞美;或者在一些描写古代战争场景的诗词中提到“战士皆披胄”,生动地描绘出战场上的紧张画面。 总之,“胄”这个字从简单的头盔之义,发展到表示后代后裔的抽象意义,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的一个小小缩影。

胄


※ 胄的意思、基本解释,胄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hòu

〈名〉

(1) (形声。“胄”古有两个字。小篆字形从肉,由声。本义:头盔)

(2) 同本义 [helmet]

胄,兜鍪也。从月,由声。——《说文》

离为甲胄。——《易·说卦》

惟甲胄起戎。——《书·伪说命》

贝胄朱綅。——《诗·鲁颂·閟宫》

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

左右免胄而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冠軸(胄)带剑。——《荀子·议兵》

铠胄皆镔铁。——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甲胄

(4) 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descendants of emperor or noble]

刘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 徐州。——《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帝室之胄。——《三国志·诸葛亮传》

王室之胄。——《资治通鉴》

(5) 又如:胄子(帝王或贵族的长子);胄监(国子监);胄阀(家世门第)

(6) 泛指世系 [pedigree;genealogy]

岂孤人之能胄。——《遂志赋》

康熙字典

胄【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直祐切《韻會》《正韻》直又切,?音宙。《增韻》裔也。

系也,嗣也。

長也。《書·舜典》帝曰:夔,命汝典樂,敎胄子。《傳》胄,長也。

後也。《左傳·襄十四年》謂我諸戎,是四嶽之裔胄也。《註》胄,後也。

《廣韻》亦姓。

《增韻》國名。《集韻》或作伷。《正字通》與冂部甲冑字別,甲冑下从冃,冃音冒。此胄字下从肉,自有分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胄【卷四】【肉部】

?也。从肉由聲。直又切

说文解字注

(冑)兜鍪也。?部兜下曰。兜鍪、首鎧也。按古謂之冑。漢謂之兜鍪。今謂之盔。从冃。由聲。直又切。三部。

(冑)司馬法冑从革。荀卿子、鹽鐵論、大玄皆作䩜。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