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粙字的解释
粙

拼音 zhòu 注音ㄓㄡˋ
部首米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左右
五笔OMG 统一码7C99
笔顺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òu(ㄓㄡˋ)

⒈  稻实。

统一码

粙字UNICODE编码U+7C99,10进制: 31897,UTF-32: 00007C99,UTF-8: E7 B2 99。

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粙字讲解

《说“沙”》 在汉字的浩瀚海洋中,“沙”这个字看似简单平凡,却蕴含着丰富的意义与文化内涵。 一、字形演变与字义关联 从字形上看,“沙”字左边为“氵”,这明确地表示出它与水有着紧密的联系。右边的“少”字,在这里不仅仅是简单的数量概念上的“少”,更多的是一种象形的表达。“沙”描绘的是细碎的、松散的物质在水边或者水中存在的状态。在古代甲骨文和金文中,“沙”字的形状就已经初步具备了这种象形表意的特征,随着汉字的发展演变,逐渐固定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左右结构。 二、基本字义 1. 细小的石粒 这是“沙”最常见的意思。当我们漫步在海边,脚下那细腻柔软的物质就是沙。河边的沙滩上,也铺满了沙粒。这些沙粒大小不一,但总体来说都比较细小,它们在风或者水流的作用下不断移动和堆积。例如“沙滩”“沙地”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沙在特定环境中的存在形式。 2. 泛指细碎松散之物 除了真正的沙粒,“沙”还可以用来形容其他类似的东西。像“豆沙”,这里的“沙”表示的是豆类磨成的细碎的糊状物,虽然不是真正的沙粒,但具有沙粒那种细碎松散的感觉。还有“沙糖”,也是指经过加工后成为细小颗粒状的糖。 三、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1. 在自然描写中的“沙” 在描写自然景观时,“沙”常常是营造意境的重要元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大漠”,那广袤无垠的沙漠就是由无数的沙粒组成的。沙漠给人一种荒凉、壮阔的感觉,而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抒发的情感也更加深沉。同样,在描写河流的时候,“河水携带泥沙奔腾而下”,这里的“沙”体现了河水对周边地质的冲刷和搬运作用,是大自然力量的一种展现。 2. 在文化语境中的“沙” 在一些文化表达中,“沙”也有着特殊的寓意。“沙漏”是一种古老的计时工具,沙漏中的沙子一粒一粒地落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逆转的。这里“沙”成为了时间的具象化载体,提醒人们珍惜时光。另外,在佛教文化中有“恒河沙数”的说法,用恒河里沙子的数量之多来比喻数量极大难以计算,这反映出“沙”在人们心中是一种数量众多但又渺小个体的集合形象。 四、组词与语言运用 “沙”字可以组成众多的词语,丰富了汉语的表达。除了前面提到的“沙滩”“豆沙”等,还有“沙哑”,用来形容嗓音低沉、略带嘶哑的状态,如“她的歌声带着一丝沙哑,却更具感染力”;“沙尘”指的是沙尘暴中的沙尘,这一词语反映了特定的气象灾害现象;“沙锅”则是一种炊具,因为其材质粗糙,表面有许多细小的颗粒感类似沙粒而得名。 总之,“沙”这个字虽然简单,但它从字形到字义,从自然到文化,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我们的语言和文化传承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粙


※ 粙的意思、基本解释,粙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粙【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直祐切,音冑。《類篇》稻實也。《篇海》亦作䊘。通作䅢。

交流分享

  • 粙的词语
  • 粙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