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酴字的解释
酴

拼音 注音ㄊㄨˊ
部首酉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左右
五行 统一码9174
笔顺一丨フノフ一一ノ丶一一丨ノ丶
名称横、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横、撇、捺、横、横、竖钩、撇、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ú(ㄊㄨˊ)

⒈  酒母,酒曲。

⒉  重(chǒng )酿的酒:酴酒。酴酥(即“屠苏”)。

异体字

  • ?

造字法

形声:从酉、余声

English

leaven, yeast; wine

最读网酴字讲解

“酩酊”这个字的语文解释 “酩酊”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mǐng dǐng。它主要有两个含义: 1. 大醉的样子:这是“酩酊”最为常见的含义。当人们饮酒过量,到了酩酊的程度时,往往会呈现出醉态,身体摇摇晃晃,无法自持。这种状态下的“酩酊”,形象地描绘了人醉酒后的狼狈和迷糊。 例如,在古诗词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用“酩酊”来形容人醉酒后的情景。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有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里的“长醉不复醒”便是用“酩酊”来形容人醉酒后的状态。 2. 通假字,通“酩酊”,形容醉态:除了上述的直接含义外,“酩酊”在古代还常常作为通假字使用,通“酩酊”,表示醉态。这种用法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通过通假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在《史记·滑稽列传》中,司马迁在描述淳于髡的醉态时,就使用了通假字“酩酊”。原文为:“淳于髡,齐之赘婿也。长不满六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文学,问淳于髡曰:‘寡人闻先生好直谏,求仁得仁,求义得义。先生殆今之诸侯乎?’淳于髡曰:‘夫齐威王,不过诸侯,而齐国留商、邹之利,久则国必亡。大王不事秦,秦必不敢出兵于齐。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故曰:‘何以利吾国?’则以天下之大,下而从齐。’威王曰:‘善。’乃止。齐威王二十四年,复封淳于髡为侯国。”其中,“威王二十四年”一句中的“止”字,在这里通假为“正”,表示齐威王在淳于髡的劝说下停止了某种行为,而原本的“正”字则用来表示端正、正确的意思。这种通假字的运用,使得原文的意思更加清晰明了。 综上所述,“酩酊”这个字主要用来形容人醉酒后的状态,既有直接的描述意味,又可以作为通假字灵活运用,丰富语言表达。

酴


※ 酴的意思、基本解释,酴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酒曲 [yeast]。如:酴米(用米饭做的酒曲)

(2) 酒名。俗称“酒酿”、“酒埌” [fermented glutinous rice]。如:酴酒(重酿的酒);酴酥(酒名)。

康熙字典

酴【酉集下】【酉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同都切,音徒。《說文》酒母也。

《玉篇》麥酒不去滓飮也。

《廣韻》酒名。《正字通》重酘,酒名,酴釄。《揚雄·蜀都賦》藒漿酴淸。《註》酴淸,酴釄酒。《輦下歲時記》寒食賜宰臣以下酴釄酒。《白帖》賜李絳酴釄,卽重釀酒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酴【卷十四】【酉部】

酒母也。从酉余聲,讀若廬。同都切

说文解字注

(酴)酒母也。米部?、酒母也。此酴亦訓酒母。則今之酵也。玉篇曰。麥酒。不去滓飲也。从酉。余聲。讀若廬。同都切。五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