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甕
拼音
wèng
注音ㄨㄥˋ
部首瓦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上下
统一码7515
笔顺丶一フフノ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一フフ丶
名称点、横、撇折、撇折、撇、撇、竖、点、横、横、横、竖、横、横、竖提、横折弯钩/横斜钩、点
部首瓦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上下
统一码7515
笔顺丶一フフノ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一フフ丶
名称点、横、撇折、撇折、撇、撇、竖、点、横、横、横、竖、横、横、竖提、横折弯钩/横斜钩、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甕
⒈ 见“瓮”。
异体字
- 瓮
English
earthen jar; jar for ashes
最读网甕字讲解
“甕”字的语文讲解
“甕”是一个汉字,读音为wèng。它有多种含义,主要与陶器、容器以及比喻有关。
1. 本义:陶器
“甕”最初的意思是指一种陶器,即瓮。瓮是一种大口、圆腹的陶器,通常用于储存液体,如酒、水等。在古代,人们常用陶瓮来盛放食物和饮料,因此“甕”也引申为盛酒或水的容器的意思。
2. 引申义:比喻意义
除了本义外,“甕”还常常被用作比喻。它可以用来比喻像陶瓮一样的人或事物。例如,“瓦釜雷鸣”这个成语中的“瓦釜”,就是用来比喻庸才,意指那些像陶瓮一样普通却自以为是的人。在这个比喻中,“甕”象征着那些缺乏真才实学、地位低微却自我感觉良好的人。
3. 语法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甕”可以作为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使用。作为名词时,它通常指代陶器或盛酒的容器;作为动词时,它可以表示用陶瓮来盛放东西;作为形容词时,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平凡、庸俗。
4. 文化内涵
“甕”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代表了古代人们的生活用品,更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甕”字,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甕”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的汉字。通过对其本义、引申义、语法用法以及文化内涵的讲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字的丰富意义和价值。

※ 甕的意思、基本解释,甕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甕【午集上】【瓦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貢切,同瓮。《玉篇》甖也。《韻會》沒甁也。《易·井卦》井谷射鮒,甕敝漏。《禮·檀弓》醯醢百甕。《李斯上秦始皇書》夫擊甕扣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眞秦之聲也。
又《禮·儒行》蓬戸甕牖。《疏》甕牖者,謂牖牕圓如甕口也。
又云:以敗甕口爲牖。《莊子·讓王篇》桑以爲樞,而甕牖二室。《註》屈桑條爲戸樞,破甕爲牖,各一室也。
又《莊子·人閒世》甕㼜大癭說齊桓公。《註》甕㼜,大癭貌。
又《集韻》亦作罋。
又作。《前漢·張騫傳》大宛國獻大鳥卵,如甕。《註》一作
。
又《集韻》《韻會》《正韻》於容切,音雍。《前漢·西域傳》烏弋國有大鳥卵,如甕。《師古註》音平聲。
又《集韻》委勇切,音壅。
又於用切,壅去聲。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瓮【卷十二】【瓦部】
罌也。从瓦公聲。烏貢切
说文解字注
(瓮)罌也。罌者、?也。?者、小口罌也。然則瓮者、罌之大口者也。方言曰。甀、瓮、瓿甊、甖也。自關而西晉之舊都河汾之閒其大者謂之甀。其中者謂之瓿甊。自關而東趙魏之郊謂之瓮。或謂之甖。甖卽罌字。从瓦。公聲。烏貢切。九部。按小徐瓨下讀若翁三字當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