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杼字的解释
杼

拼音 zhù 注音ㄓㄨˋ
部首木部 总笔画8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677C
笔顺一丨ノ丶フ丶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ù(ㄓㄨˋ)

⒈  织布机上的筘,古代亦指梭:机杼(a.指织布机,如“不闻杼杼声,惟闻女叹息”;b.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如“自出杼杼”)。

⒉  薄,削薄,减削:“凡为轮,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

异体字

  • ?

造字法

形声:从木、予声

English

shuttle of loom; narrow; long-headed; a scrub oak; thin

最读网杼字讲解

“杼”字的语文讲解 在浩渺的汉字海洋中,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个颇具古意的汉字——“杼”。 “杼”,读音为zhù,是一个形声字,由“木”和“予”两部分组成。其中,“木”作为形旁,表示这个字与木材有关;“予”作为声旁,则提供了字的读音线索。 从字形上来看,“杼”字形象地描绘了一根木棍上绑着几根细绳的形状,这其实与古代的一种纺织工具密切相关。在古代,人们使用“杼”来牵引纬线通过经线,从而编织出各种精美的织物。因此,“杼”字在古代主要指的是织布机上的梭子,是纺织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除了作为名词使用外,“杼”字在古代文献中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在《诗经》中,“杼柚其空”一句,形容织布机上的杼和柚(即织布机上的经轴)都空了,用来比喻家中无人的冷清景象。此外,“杼”字还常与其他字组合成词,如“杼轴”、“杼梭”等,都与纺织业息息相关。 在现代汉语中,“杼”字虽然不再常用作名词,但其蕴含的文化意蕴依然被人们所珍视。它不仅是古代纺织文化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个缩影。 学习“杼”字,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纺织业的发展状况,还能让我们领略到汉字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独特魅力。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它们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此外,“杼”字的构造也体现了汉字的智慧。形声字的构造方式既直观又富有韵律感,使得汉字在表达意义的同时,也兼具了美感。通过学习和欣赏这样的汉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杼”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更是一部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宝典。让我们一起走进“杼”的世界,探寻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吧!

杼


※ 杼的意思、基本解释,杼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hù

〈名〉

(1) (形声。从木,予声。本义:织布机的梭子)

(2) 同本义 [shuttle]

杼,机之持纬者。——《说文》。今以梭为之。

杼柚其空。——《诗·小雅·大东》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机杼,泛指织布的工具。)——《后汉书·列女传》

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战国策》

(3) 又如:杼柚(杼轴。梭子和筘。比喻诗文的组织、构思);杼梭(织机的梭子。指织造)

(4) 土木工程中的泥工 [bricklayer]

杼、柚,作也。东齐土作谓之杼,木作谓之柚。——《方言》

康熙字典

杼【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韻會》《正韻》直呂切《集韻》丈呂切,?除上聲。《說文》機之持緯者。《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

《揚子·方言》杼、柚,作也。東齊土作謂之杼,木作謂之柚。

薄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凡爲輪,行澤者欲杼,故泥不附。《註》謂削薄其踐地者。

閷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天子服之。

長也。《揚子·方言》豐人杼首。

或作芋,栗屬。《莊子·山木篇》衣裘褐,食杼栗。

《集韻》常恕切,音署。泄水槽也。《管子·禁藏篇》鑽燧易火,杼井易水。

?切,音茂。果名。

《廣韻》羌舉切,橡也。

《廣韻》神與切《集韻》上與切,?音墅。木名。栩也。《爾雅·釋木》栩杼。《疏》栩一名杼,柞樹也。《山海經》景山,其木多杼、檀。○按《說文》栩也,係?字之訓,杼訓機之持緯,二字音同義別。今韻書于直呂切下依《說文》杼、?分列,而於神與切下,去?存杼,且以栩也爲杼字之訓,似應从《說文》分列爲是。然《爾雅》諸書,?栩之?俱書作杼,而《玉篇》?註云今作杼,則竟合爲一字矣,存以俟考。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杼【卷六】【木部】

機之持緯者。从木予聲。直呂切

说文解字注

(杼)機持緯者。?梭皆俗字。從木。予聲。直呂切。五部。按此與木名之柔以左形右聲、下形上聲爲別。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