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灦字的解释
灦

拼音 xiǎn 注音ㄒ一ㄢˇ
部首氵部 总笔画26画 结构左右
五笔IJXM 统一码7066
笔顺丶丶一丨フ一一フフ丶フフ丶丶丶丶丶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名称点、点、提、竖、横折、横、横、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点、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iǎn(ㄒ一ㄢˇ)

⒈  〔灦涣〕(水)深而清澈,如“混瀚灦灦,流映扬焆。”

统一码

灦字UNICODE编码U+7066,10进制: 28774,UTF-32: 00007066,UTF-8: E7 81 A6。

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灦字讲解

“焦”字的语文讲解 “焦”是一个汉字,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它不仅可以作为形容词,还可以作为动词,表达不同的概念和情感。下面我们将详细讲解“焦”字的语文解释。 一、“焦”作形容词时的用法 1. 焦急:形容心情焦躁不安,急于求成。例如: - 他焦急地等待着消息的传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2. 焦黄:形容颜色发黄,通常是因为枯萎或晒干。例如: - 秋天,树叶逐渐变黄,田野里一片焦黄。 3. 焦脆:形容声音清脆或食物口感酥脆。例如: - 小明用筷子轻轻一夹,那块面包就变得焦脆可口的。 4. 焦灼:形容内心不安,感到极度焦虑。例如: - 她焦灼地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天空,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二、“焦”作动词时的用法 1. 焦化:指物质在高温下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例如: - 高温使得这块金属逐渐焦化,变成了黑色的粉末。 2. 焦化作用:在化学中,焦化作用是指有机物在高温下分解的过程。例如: - 在工业生产中,焦化作用是煤转化为焦炭的重要步骤。 3. 焦躁不安:形容人心情烦躁,无法平静。例如: - 小明最近总是焦躁不安,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三、“焦”字的构成和含义 “焦”字由“火”和“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火”表示与热、燃烧有关;“朱”则是一种颜色,红色。因此,“焦”字的整体含义可以理解为因高温而产生的焦黄、焦脆的状态,或者因焦虑而感到心烦意乱的情绪。 四、“焦”字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焦”字也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的心理状态。例如,“焦头烂额”这个成语形容人非常焦急,忙得不可开交。此外,“焦”字还常常出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用来表达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和对情感的深刻把握。 总结 “焦”字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和用法的多音字。它不仅可以作为形容词描述事物的状态,还可以作为动词表达不同的动作和过程。通过对其字形和含义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汉字,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希望这篇语文讲解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焦”字的语文解释。如果大家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提问。

灦


※ 灦的意思、基本解释,灦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灦【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27画,部外筆画:23画

《集韻》呼典切,音顯。《玉篇》水也。一曰灦渙,水貌。《郭璞·江賦》混瀚灦渙。《註》水勢淸深而澄徹光明也。

《集韻》馨甸切,音韅。義同。

交流分享

  • 灦的词语 组词
  • 灦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