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袕字的解释
袕

拼音 xué 注音ㄒㄩㄝˊ
部首衤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左右
五笔PUPW 统一码8895
笔顺丶フ丨ノ丶丶丶フノ丶
名称点、横撇/横钩、竖、撇、点、点、点、横撇/横钩、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ué(ㄒㄩㄝˊ)

⒈  衣服开孔。

⒉  鬼衣。

统一码

袕字UNICODE编码U+8895,10进制: 34965,UTF-32: 00008895,UTF-8: E8 A2 95。

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袕字讲解

“褙”字的语文讲解 “褙”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将详细讲解这个字的语文含义和用法。 一、字义解析 “褙”的本义是“衬衣的里子”。在古代,人们常以布料制成衣服,而为了保暖和美观,会在内层衬上另一层布料。这种内层的布料就被称为“褙”。此外,“褙”也可以泛指其他类似的里子或内层衣物。 二、词性变化 “褙”是一个多音字,主要有以下几种读音和用法: 1. bèi:当读作“bèi”时,“褙”通常用于古文中,表示衬衣的里子或其他类似的内层衣物。 2. pí:当读作“pí”时,“褙”可以表示捆绑、系结的意思,如“褙带”(系衣带的绳索)。 三、用法示例 1. 作为名词: - 古文中常用来描述衣服的里子,如:“袍襦褙褐”(长袍和短衣)。 - 也可以用来泛指其他内层衣物,如:“这袭袄子的褙衫很漂亮。” 2. 作为动词: - 表示捆绑、系结的动作,如:“把绳子褙好。” - 在古文中,有时也用于描述一种动作或行为,如:“褙载而归”(装载并带回)。 四、文化背景 “褙”字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衣物制作和穿着的重视。同时,“褙”字也体现了汉字的构词特点,即通过组合不同的字来表达更为复杂的概念。此外,“褙”字还蕴含着一种文化传承,它让我们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五、总结 “褙”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汉字,其意义和用法不仅限于本义“衬衣的里子”,还可以泛指其他内层衣物,甚至表示捆绑、系结等动作。在古文中,“褙”字的应用广泛且富有文化底蕴,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究。 希望这篇语文讲解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褙”这个字的含义和用法。

袕


※ 袕的意思、基本解释,袕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袕【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食聿切,音術。《爾雅·釋器》袕謂之褮。《郭註》衣開孔也。

胡決切,音穴。《玉篇》鬼衣也。

《廣韻》長衣也。

交流分享

  • 袕的词语
  • 袕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