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孲字的解释
孲

拼音 注音一ㄚ
部首子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5B72
笔顺フ丨一一丨一フフ一丨一
名称横撇/横钩、竖钩、提、横、竖、横、竖折撇/竖折折、竖折撇/竖折折、横、竖、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ā(一ㄚ)

⒈  〔孲孾(yīng ㄧㄥ)〕幼儿,如“孲孲三岁未识父。”

统一码

孲字UNICODE编码U+5B72,10进制: 23410,UTF-32: 00005B72,UTF-8: E5 AD B2。

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孲字讲解

“彳亍”这个字的语文解释 “彳亍”是一个形声字,从“彳”和“亍”两部分组成。其中,“彳”是一个独立的偏旁,通常表示与行走、步行有关的意思;而“亍”则作为声符,其读音为chù,在这里起到了辅助发音的作用。 在现代汉语中,“彳亍”并不作为一个独立的汉字存在,而是常常作为“彳”字的替代品出现,表示一种缓慢、小心翼翼的行走姿态。这种姿态往往与沉稳、谨慎的性格或行为方式联系在一起。 例如,在古诗词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用“彳亍”来形容人行走的情景。如杜甫的《丽人行》中有句:“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恰似那彳亍宫中女,千娇百媚生人心。”这里的“彳亍”便是用来形容宫女行走时那种婀娜而又略带神秘感的姿态。 此外,“彳亍”也可以用来比喻一个人做事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的态度。比如,在工作中,一个经验丰富的员工可能会被形容为“彳亍行事”,意味着他在处理事务时总是非常小心,不轻易冒险。 总的来说,“彳亍”这个字虽然不常见,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却非常丰富。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行走姿态的细致观察,更体现了中华文化对于稳重、谨慎等品质的推崇。

孲


※ 孲的意思、基本解释,孲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孲【寅集上】【子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類篇》?於家切,音鴉。赤子也。《集韻》又曰:吳人謂赤子曰?孲。

交流分享

  • 孲的词语
  • 孲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