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谆字的解释
谆

拼音 zhūn 注音ㄓㄨㄣ 繁体
部首讠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左右
五笔YYBG 统一码8C06
笔顺丶フ丶一丨フ一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谆(諄)zhūn(ㄓㄨㄣ)

⒈  恳切,诚恳:谆复(反复地说)。谆嘱。谆谆。

⒉  佐,辅助。

异体字

  • ?
  • ?
  • ?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最读网谆字讲解

《说“谆”》 在汉语的丰富词汇海洋中,“谆”这个字虽然不算是极为常用,但却有着独特而深刻的意义。 一、读音与字形 “谆”字读音为“zhūn”,一声。从字形结构来看,它是形声字,左边的“讠”(言字旁)表明这个字与言语表达有关,右边的“享”表示读音。 二、字义解析 1. 诚恳、恳切 “谆”最常见的意思是诚恳、恳切。例如“谆谆教诲”,就是指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谆谆”一词叠用,更加强调了说话者态度的真诚和殷切。老师对学生、长辈对晚辈常常会给予谆谆教诲,这其中蕴含着深切的关心与期望,是一种希望对方能够接受并成长的诚挚表达。 2. 反复叮嘱、劝告 它也有反复叮嘱的意思。如“谆谆嘱咐”,表达一个人多次、不厌其烦地向另一个人交代事情或者给予提醒。这种叮嘱往往是因为事情比较重要,或者被叮嘱者可能容易遗忘、忽略某些关键之处,所以需要不断地强调。 三、在词语中的应用 1. “谆谆教导” 这个词在教育语境中使用频率颇高。无论是学校里老师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品德培养方面的教导,还是家庭中父母对子女关于为人处世原则的传授,都可以用“谆谆教导”来形容。它体现出教育者认真负责、用心良苦的态度,以及被教育者在接受知识与道德熏陶时所感受到的那种温暖和力量。 2. “谆谆告诫” 侧重于警告、劝诫的意味。当一个人想要提醒另一个人避免犯错误,尤其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错误时,就会使用这个词。比如长辈可能会对年轻一代谆谆告诫,不要沾染不良嗜好,因为这些行为可能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 四、文化内涵 “谆”字所体现的诚恳、耐心等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注重人际交往中的真诚态度和传承智慧的方式。在传统的师徒关系中,师父对徒弟的教导往往是谆谆的,这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更是一种品德和文化的延续。这种文化内涵也鼓励人们在日常交流中以真诚、耐心的态度对待他人,无论是教育、劝告还是普通的交流互动。 总之,“谆”这个字虽然简单,却承载着丰富的语义和文化价值,在汉语的表达体系中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谆


※ 谆的意思、基本解释,谆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hūn

〈形〉

(1) (形声。本义:教诲恳切耐心的样子)

(2) 同本义。多叠用,也单用 [earnestly and sincerely]

谆,告晓之熟也。——《说文》。字亦作訰。

诲尔谆谆。——《诗·大雅·抑》

不必谆谆。——《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告之丁宁也。”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孟子》

通使也与唐敖行礼,再再谆托。——《镜花缘》

(3) 又如:谆谆醇醇(恳切淳厚);谆谆教导;谆谕(谆谆告谕);谆熟(再三告诫要牢记在心)

(4) 诚恳;忠诚 [sincere;loyal]

谆谆忠谨之貌也。——《后汉书·卓茂传》注

吾嫉惰游者,怜子愚且谆。——韩愈《送惠师》

(5) 又如:谆笃(诚恳笃实);谆朴(忠厚朴实);谆问(恳切询问);谆托(恳切相托);谆切(诚实恳切)

词性变化

zhūn

〈动〉

辅佐 [assist]

曾孙蒯聩以谆 赵鞅之故,敢昭告于皇祖 文王、烈祖 康叔、文祖 襄公、昭考 灵公。——《国语·晋语》

康熙字典

諄【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唐韻》章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朱倫切,?音肫。《說文》告曉之熟也。《正韻》誨言重複也。《詩·大雅》誨爾諄諄。《朱傳》詳熟也。《釋文》諄,又作訰。

《廣韻》至也。誠懇貌。《集韻》通作訰、肫。或作忳、純。?詳前訰字註。

《集韻》或作哼。《莊子·胠篋篇》釋夫恬惔無爲,悅夫啍啍之意。《通雅》卽諄諄也。

姓。見《字彙》。

《玉篇》《廣韻》之閏切《集韻》《韻會》《正韻》朱閏切,?肫去聲。告之丁寧也。《左傳·襄三十一年》趙孟年未盈五十,而諄諄焉如八九十者。

《韻會》忠謹之貌。《後漢·卓茂傳》勞心諄諄。

《玉篇》佐也。《晉語》曾孫蒯瞶,以諄趙鞅之故。

《揚子·方言》諄憎,所疾也。宋魯凡相惡謂之諄憎,若秦晉言可惡矣。

《集韻》主尹切,音準。與方言義同。

《韻會》或作啍。《荀子·哀公篇》無取口啍。《註》與諄同,誕也。

叶朱遄切,音專。《史記·司馬相如·封禪頌》厥之有章,不必諄諄。依類託寓,諭以封巒。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諄【卷三】【言部】

告曉之孰也。从言?聲。讀若庉。章倫切

说文解字注

(諄)告曉之孰也。大雅。誨爾諄諄。左傳年未盈五十。而諄諄如八九十者。孟子。諄諄然命之乎。大雅諄諄、鄭注中庸引作忳忳。云忳忳、?誠皃也。按其中?誠。其外乃告曉之孰。義相足也。方言曰。諄、辠也。又曰。宋魯凡相惡謂之諄憎。此則敦字之假借。攵部曰。敦、怒也。詆也。詩。王事敦我。从言。?聲。讀若庉。章倫切。十三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