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準
⒈ 见“准”。
异体字
- 准
- 凖
- 埻
- 綧
English
rule, guideline, standard
最读网準字讲解
《说“準”》
在汉字的浩瀚海洋中,“準”这个字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内涵。
一、字形演变与基本含义
从字形上看,“準”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为“氵”,右边是“隹”。“氵”往往与水有关,在古人的观念里,水具有平准的特性,例如水平测量就依赖于水的平稳性。“隹”本义是短尾鸟的总称。当这两个部分组合在一起时,“準”最初表示一种测量标准的意思。
在古代的语境中,“準”就是一种衡量事物的准则或者规范。例如在度量衡方面,各种器具的刻度标准就是“準”。像商鞅变法时统一度量衡,其中的“准”就是确保全国上下在丈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等方面有一个统一的、准确的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赋税征收、工程建设等诸多事务的公平性与有序性。
二、语义的拓展
1. 作为形容词
- 它可以表示“准确”“精确”的意思。如“準确无误”,这里强调的是与事实或者预期完全相符,没有偏差。在军事上,射箭能够正中靶心就可以说是“準”;在天文观测中,对星体位置的测定精确到一定的数值范围也是“準”。
- 还有“公平”“公正”的含义。因为标准是统一的,按照标准行事就能够体现公平性。在司法领域,法官依据法律条文这个“準”来判定是非曲直,做到公正裁决。
2. 作为动词
- 有“衡量”“比较”的意思。当我们说“準之以事理”,就是用事理这个标准来衡量某个行为或者现象是否合理。这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以……为标准来评判”。
三、在文化中的体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準”字所蕴含的标准观念深入到各个方面。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其实也是一种道德的“準”。人们的行为举止都要以这些道德准则为参照,做到符合道德规范。在艺术创作方面,不同的艺术形式也有各自的“準”。比如书法有笔法结构的标准,绘画有构图色彩的规范,诗文创作有格律韵味的准则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準”字虽然在现代简化为“准”,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语义并没有消失。无论是在科学研究中对数据精确性的追求,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对公平公正原则的坚守,“准”字背后的意义始终贯穿其中,它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事物秩序、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 準的意思、基本解释,準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準【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正韻》之允切《集韻》《韻會》主尹切,肫上聲。《說文》平也。《前漢·律歷志》繩直生準。準者,所以揆平取正也。《書·立政》準人。《正義》準人,正法之人,謂士官。
又均也。《禮·月令》先定準直。《正義》謂輕重平均。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權之然後準之。《註》謂準擊平正之也。
又平準,漢官名。武帝置平準官,籠天下鹽鐵。
又則也,倣也。《易·繫辭》易與天地準。
又樂器,漢京房所作,以定律數。亦作准。《莊子·天道篇》平中準,大匠取法焉。《字林》準與準同。
又《唐韻》職悅切《集韻》《韻會》《正韻》朱劣切,音拙。《史記·高祖本紀》隆準而龍顏。《註》服虔曰:準,頰權也。文穎曰:準,鼻也。
又《集韻》數軌切《正韻》式軌切,音水。亦平也。一曰車轅脊不停水。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準【卷十一】【水部】
平也。从水隼聲。之允切
说文解字注
(準)平也。謂水之平也。天下莫平於水。水平謂之準。因之製平物之器亦謂之準。漢志。繩直生準。準者、所以揆平取正是也。因之凡平均皆謂之準。考工記準之然後量之、易繫辭易與天地準是也。从水。隼聲。之允切。按隼卽鵻字。鵻从隹聲。準古音在十五部。讀之壘切。考工記故書準作水。○準、五經文字云字林作准。按古書多用准。葢魏晉時恐與淮字亂而別之耳。
交流分享
- 準的词语
- 準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