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罂字的解释
罂

拼音 yīng 注音一ㄥ 繁体
部首缶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上下
统一码7F42
笔顺丨フノ丶丨フノ丶ノ一一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罂(罌)yīng(一ㄥ)

⒈  〔罂粟〕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白粉,花有红、紫、白等色,果实球形。未成熟时,果实中有白浆,是制鸦片的原料,果壳可入药,花供观赏。

⒉  古代大腹小口的酒器。

异体字

  • ?
  • ?
  • ?
  • ?
  • ?

造字法

形声:下形上声

English

long necked jar or bottle

最读网罂字讲解

“罂”字的语文讲解 “罂”是一个形声字,从“罒”(网的意思)和“婴”(婴儿的意思)组成。其本义指系在网上的婴儿,后来引申为“花”的意思。 一、字义演变 “罂”字的本义与现代汉语中的“罂粟”植物有关。罂粟是一种草本植物,其果实中含有白色或淡黄色的浆液,可以提取鸦片等违禁品。由于这种特殊的用途,“罂”字逐渐被用来形容与这种植物相关的意象或概念。 二、字形结构 “罂”字由“罒”和“婴”两部分组成。“罒”作为形旁,表示与网有关;“婴”则作为声旁,提供了字的读音参考。这种形声字的构词方式在汉字中非常常见。 三、语境应用 1. 比喻意义:由于“罂”与“罂粟”有关,人们常用“罂”来比喻某些事物或行为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或诱惑力。例如,“罂粟般的诱惑”指的是非常诱人的事物,但往往也带有危险的意味。 2. 文学描绘:在文学作品中,“罂”字常被用于描绘美丽的花朵,尤其是那些颜色鲜艳、香气扑鼻的花朵。如:“罂粟花开映日红”,形象地描绘了罂粟花的美丽景象。 3. 法律用语:在法律领域,“罂”字有时也用于指代某些违禁品,如“罂粟壳”(指罂粟的果实,可入药,但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害)等。 四、注意事项 虽然“罂”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在一些特定语境下仍需谨慎使用。特别是在涉及毒品相关的话题时,应避免使用与毒品有关的词汇,以免引起误解或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罂”字虽然不常见,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重意义使得它在语文学习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通过了解“罂”字的演变过程、字形结构和语境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字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罂


※ 罂的意思、基本解释,罂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罌、甖 yīng

〈名〉

(1) 大腹小口的瓦器。或作“甇” [a round jar with a small opening]

罂,缶也。——《说文》

自关而西,晋之旧都, 河汾之间,其大者谓之,其中者谓之;自关而东, 赵魏之郊,谓之瓮,或谓之罂。——《方言五》

用瓦木罂,容十升以上者,五十步而十,盛水且用之。——《墨子》

(2) 又如:罂盎(泛指盛酒器);罂瓶(泛指盛酒器)

(3) 泛指小口大腹的瓶 [bottle with small mouth and big belly]

火药三百罂。——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罂缶(大腹小口的瓶)

(5) 植物名 [opium poppy]。罂粟科,罂粟属,二年生草本,高约 1.5米

康熙字典

罌【未集中】【缶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韻會》幺莖切,?音纓。《說文》缶也。《廣雅》瓶也。《玉篇》瓦器也。《前漢·韓信傳》以木罌缶度軍,襲安邑。《註》師古曰:罌缶,謂瓶之大腹小口者也。

《集韻》於正切,音郢。義同。《干祿字書》甖通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罌【卷五】【缶部】

缶也。从缶賏聲。烏莖切

说文解字注

(罌)缶也。缶、太平御覽作?。今按作缶爲是。許意缶罌?一物也。方言。㼚瓭?䍃㽀㼻甀瓮瓿甊㽈。甖也。自關而西、晉之舊都、河汾之閒、其大者謂之甀。自關而東、趙魏之郊謂之瓮。或謂之甖。甖其通語也。甀卽?。甖卽罌。瓦部曰。罌謂之㼰。瓮、罌也。康瓠、破罌也。史、漢淮陰侯傳曰。信乃益爲疑兵。乘船欲渡臨晉。而伏兵從夏陽以木罌缻渡軍。襲安邑。木罌缶者、以木爲罌缶狀。實兵於其中。不欲人知。故不爲盆狀。韋昭云。以木爲器如罌缻以渡軍。無船、且尙密也。韋說是也。罌缶器之大者。从缶。賏聲。烏莖切。十一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