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饔字的解释
饔

拼音 yōng 注音ㄩㄥ
部首飠部 总笔画22画 结构上下
统一码9954
笔顺丶一フフノノ丨丶一一一丨一ノ丶丶フ一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ōng(ㄩㄥ)

⒈  熟食。

⒉  早饭:饔飧不继(“飧”,晚饭,指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异体字

  • ?
  • ?
  • ?
  • ?
  • ?

造字法

形声:从食、雍声

English

breakfast; eat prepared food

最读网饔字讲解

“饔饩”字的语文讲解 “饔饩”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但在古代文学和历史中仍有其独特的地位。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语文含义及其用法。 一、字义解析 “饔饩”由两个“饩”字组成,读音为“yōng xī”。其中,“饩”本义指煮熟的饭食,如“饩羊”(祭祀用的活羊)。“饔饩”整体上常用来泛指饮食,也可引申为礼貌的款待或供奉。 二、出处与用法 1. 出处:“饔饩”一词出自《诗经·小雅·楚茨》中的“饔饩盛馈,旨酒斯盛”,意为美味佳肴摆满餐桌,美酒也充盈着宴席。这表明在古代,饔饩不仅是日常饮食的象征,更是一种礼仪和文化传统的体现。 2. 用法:在古代汉语中,“饔饩”可以作为谓语、定语或宾语使用。例如,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饔饩不饱,烝徒不饱”的句子中,“饔饩”作为主语,表示祭祀献祭的牲肉等美食尚未满足,暗示了祭祀的丰盛程度。 三、文化意义 “饔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代表物质层面的饮食,更承载着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古代,人们通过祭祀来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对先人的怀念,而“饔饩”则是祭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饔饩”还与古代的教育制度有关。在古代,贵族子弟需要接受严格的礼仪教育,其中包括对饮食的讲究。因此,“饔饩”也成为了贵族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总结 “饔饩”这个字虽然生僻,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不容忽视。通过对其字义、出处、用法以及文化意义的讲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字的丰富内涵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饔


※ 饔的意思、基本解释,饔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yōng

〈名〉

(1) 熟食 [cooked food]

酒车酌礼,方驾授饔。——张衡《西京赋》

(2) 又如:饔餐(饭食)

(3) 专指早餐 [breakfast]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滕文公》。注:“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

但是贾昌在家,朝饔夕餐,也还成个规矩,口中假意奉承几句。——《醒世恒言》

(4) 古代诸侯正式行聘礼时所送的肉类、已杀之牲 [gift of cooked meat]。如:饔饩(古代祭品。已杀的称饔,生牲称饩)

词性变化

yōng

〈动〉

(1) 做饭;烹煮 [cook]

亲二宫之饔膳,致晨昏之定省。——《汉书·杜周传》

(2) 又如:饔人(官名。掌切割烹调之事);饔夫(饔子。厨工);饔膳(备办酒饭)

康熙字典

饔【戌集下】【食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容切,音邕。《玉篇》熟食也。《詩·小雅》有母之尸饔。《傳》熟食曰饔。《孟子》饔飧而治。《註》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

《周禮·天官·內饔註》饔,割烹煎和之稱。《疏》饔,和也,熟食曰饔。熟食須調和,故號曰饔。

《儀禮·聘禮》君使卿韋弁歸饔餼五牢。《註》牲殺曰饔,生曰餼。

通作雝。《周語》佐雝者嘗焉。

《韻會》《正韻》?於用切,雍去聲。義同。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