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訿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訿
⒈ 古同“訾”。
异体字
- 訾
最读网訿字讲解
《说“讠”(讠字旁相关汉字讲解之“讠”本身)》
在汉字的广阔天地里,“讠”这个部件有着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一、字形演变
“讠”在古文字中像一个人张着嘴巴在说话的样子。它是“言”字的简化形式。“言”字甲骨文写作“”,像舌头上有一根短横,表示从口中吐出话语。随着汉字的发展演变,为了书写的简便,“言”逐渐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讠”这个偏旁部首。
二、字义内涵
1. 表示言语、话语相关
当“讠”单独成字时,读音为yán。“言”(讠)的基本意义就是说话、言语。例如“言论”,就是指关于政治和一般公共事务的议论;“言辞”表示说话的内容、话语。人们通过嘴巴发出声音,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情感等,这就是“言”(讠)最直接体现的方面。
2. 与表达、交流相关
它还引申出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等含义。如“言传身教”,强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言为心声”,意思是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所说的话能够大致了解他的内心想法。
三、在汉字中的地位
“讠”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偏旁部首。在众多的汉字中,“讠”旁的字大多与言语、说话有关。比如“说”“讲”“谈”“论”“议”等,这些字都表示不同形式的表达、交流动作;还有像“诚”“信”“谎”“诈”等字,虽然侧重于表达品德或状态,但也和言语相关,因为诚信与否往往是通过人的话语和承诺来体现的,说谎、欺诈也是与言语的不实性相关。
四、文化意义
从文化角度来看,“讠”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言语被赋予了极高的重要性。“一言九鼎”,体现出话语有着巨大的分量;“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强调了善于言辞的力量。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倡导谨言慎行,“讷言敏行”,认为说话要谨慎,做事要敏捷。
总之,“讠”这个看似简单的部件,在汉字的结构、意义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它是打开众多与言语相关汉字大门的一把钥匙,也是深入理解汉语语言文化的一个独特视角。

※ 訿的意思、基本解释,訿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訿【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同訾。《詩·大雅》臯臯訿訿。《毛傳》訿訿,窳不供事也。《朱傳》務爲謗毀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訾【卷三】【言部】
不思稱意也。从言此聲。《詩》曰:“翕翕訿訿。”將此切
说文解字注
(訾)訾訾、逗。二字今補。不思稱意也。釋訓云。翕翕訿訿、莫供職也。毛傳云。潝潝然患其上。訿訿然不思稱其上。不思稱其上者、謂不思報稱其上之恩也。大雅傳云。訿訿、寙不供事也。二傳辭異義同。意者、意內言外之意。按禮記少儀注。訾、思也。凡二見。此别一義。从言。此聲。將此切。十五十六部。按呰毁字古作呰。與訾别。後人混用。詩曰。翕翕訿訿。小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