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髈
拼音
bǎng
注音ㄅㄤˇ
部首骨部 总笔画19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9AC8
笔顺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丶一丶ノ丶フ丶一フノ
名称竖、横折、横折、点、横撇/横钩、竖、横折钩、横、横、点、横、点、撇、点、横撇/横钩、点、横、横折钩、撇
部首骨部 总笔画19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9AC8
笔顺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丶一丶ノ丶フ丶一フノ
名称竖、横折、横折、点、横撇/横钩、竖、横折钩、横、横、点、横、点、撇、点、横撇/横钩、点、横、横折钩、撇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髈
⒈ 古同“膀”。
异体字
- 膀
造字法
形声:从骨、旁声
English
the pelvis, the hip-bone; the humerus; a wing
最读网髈字讲解
“髀”字的语文讲解
“髀”是一个汉字,其本义与大腿相关。在古代汉语中,“髀”常用来指人的大腿,尤其是大腿的上部分。这个字的结构是由“月”(传统归“月”部,也可归“股”部,但“股”不作为首笔)和“卑”组成。
1. 字义解析:
- “髀”字的基本意义是大腿,如《诗经·小雅·正月》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周邦。既入乎尔室,又出乎尔堂。吾宗老颜回,几忘肉食而儒服食,终日不违仁义礼智信,伤哉!久矣夫!吾尝闻汝见齐侯,汝止于鲁,朝歌夕舞,接受鲁国,门徒四千,身不容于父母,兄弟百口,皆有等级。莫肯适也,谁无父母?谁无长幼?孰能尊贤?孰能爱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美衣裳,恶衣服,好饮食,恶衣服,天所具也,人不得据之以为养也。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方寸之心,与万物冥合、体道之无不齐,而御六气之辩与?乌睹其所以然也?故曰:音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中的“硕鼠”指的是大老鼠,古人认为它住在牛身上,因此用“髀”来指代大腿。
2. 词性变化:
- “髀”可以作为名词,表示大腿。
- 也可以作为形容词,表示与大腿相关的,如“髀肉复生”,意思是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多用来形容人消瘦。
3. 文化内涵:
- 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来理解人类的行为。《诗经》中的这段描述,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动物的观察,也体现了他们对人类自身生理结构的认识。
- “髀”字还承载着一种对勤劳、节俭等传统美德的赞美,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里的“大丈夫”形象,正是通过“髀”这一身体部位来体现的。
4. 历史典故:
- 另一个与“髀”相关的历史典故是“董卓之乱”。在东汉末年,董卓专权,有人因站在董卓的门外而未被杀,他的朋友便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里的“使君”指的是曹操,他当时正坐在“髀”上,暗指自己有征服天下的野心。
综上所述,“髀”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身体部位名词,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典故。通过学习这个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汉语和文化背景。

※ 髈的意思、基本解释,髈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髈
〈名〉
〈方〉∶大腿 [thigh]。如:蹄髈。后作“膀”
康熙字典
髈【亥集上】【骨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匹朗切《集韻》普朗切,滂上聲。髀,吳人云髈。《玉篇》股也,脅也。
又《廣韻》步光切《集韻》蒲光切,音旁。與膀同。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