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瓿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瓿
⒈ 〔瓿甊〕小瓮,圆口,深腹,圈足,用以盛物。简称“瓿”。
⒉ 古代的一种小瓮,青铜或陶制,用以盛酒或水。
异体字
- 䍌
造字法
形声:从瓦、咅声
最读网瓿字讲解
“瓦”字的语文讲解
“瓦”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它不仅代表着一种建筑材料,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汉字中,“瓦”字属于形声字,其字形结构为半包围-左上包围结构。
从字形上看,“瓦”字的上半部分是“瓦”字头,形状像一把倾斜的弓。下半部分则是“贝”,与古代的货币有关,表示与钱财有关的事物。因此,“瓦”字的本义是指一种用陶土制成的、表面有纹理的建筑材料,用于房屋、墙壁等的修建。
在汉字中,“瓦”字常常与与建筑、居住有关的字组合成词,如“屋顶”、“瓦片”、“瓦罐”等。这些词语都体现了“瓦”在古代建筑中的重要地位。例如,“屋顶”是房屋最顶部的结构,通常用瓦片覆盖而成;“瓦片”则是构成屋顶的基本单元,形状多为长方形或三角形;“瓦罐”则是一种用陶土制成的容器,常用于储存食物或水。
此外,“瓦”字还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瓦被视为一种象征性的物品,代表着稳重、结实和耐用。这是因为古代的建筑多采用瓦作为建筑材料,而瓦片经过高温烧制后变得坚硬耐磨,因此被认为具有很好的耐久性。
在现代汉语中,“瓦”字的含义有所扩展。除了表示建筑材料外,“瓦”还可以用来形容某些扁平且圆形的物体,如“瓦片状的硬币”、“瓦罐”等。同时,“瓦”字在一些成语和俗语中也经常出现,如“破瓦颓垣”(形容房屋残破不堪的景象)、“瓦釜雷鸣”(比喻庸才得势,威风一时)等。
总之,“瓦”字不仅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通过对“瓦”字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瓿的意思、基本解释,瓿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瓿
〈名〉
古代器名 [vase]。青铜或陶制。圆口、深腹、圈足。用以盛酒或水。盛行于商代
康熙字典
瓿【午集上】【瓦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蒲口切《集韻》薄口切《正韻》普厚切,音部。《說文》甂也。《廣韻》瓿甊,瓦甖。《五音集韻》瓿甊,小甖。《正韻》甒也。甒卽罌也。《爾雅·釋器》甌瓿謂之瓵。《註》瓿甊,小甖。《博雅》瓿,缶也。
又甁也。《揚子·方言》河汾之閒其大者謂之甀,其中者謂之瓿甊。《戰國策》夫鼎者非效壷醯醬瓿耳。《註》瓿甂也。《前漢·揚雄傳》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註》師古曰:瓿,小甖也。
又銅瓿,以盛醯醢臡醬。《博古圖》周方斜瓿,肩作電形,類古文字,環腹象雷文,如盤絲髮,微起乳形。中作黃目狀。
又魚瓿,肩腹閒飾以魚形。
又蟠虬瓿二,饕餮瓿四,皆周制。
又《廣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音扶。
又《集韻》蒲侯切,音捊。
又《正韻》薄胡切,音蒲。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瓿【卷十二】【瓦部】
甂也。从瓦咅聲。蒲口切
说文解字注
(瓿)甂也。玉篇。瓿甊、小罌也。廣韵同。从瓦。咅聲。蒲口切。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