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蔀
拼音
bù
注音ㄅㄨˋ
部首艹部 总笔画13画 结构上下
五笔AUKB 五行木 统一码8500
笔顺一丨丨丶一丶ノ一丨フ一フ丨
名称横、竖、竖、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部首艹部 总笔画13画 结构上下
五笔AUKB 五行木 统一码8500
笔顺一丨丨丶一丶ノ一丨フ一フ丨
名称横、竖、竖、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蔀
⒈ 搭棚用的席:“丰其蔀,日中见斗。”
⒉ 古历法的计算单位,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蔀。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艹、部声
English
screen
最读网蔀字讲解
“籁”字的语文讲解
“籁”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汉字,它的读音是lài,意为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鸣等。这个字在古文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意象。
一、字义解析
“籁”字的基本含义是自然界的声音。它描绘了风拂过树叶、鸟儿欢唱等场景,给人以宁静与和谐的美感。在古诗中,“籁”字常被用来形容自然景色的美妙与宁静。
二、词性变化
“籁”字可以作为名词、形容词或动词使用。
1. 名词:形容自然界的声音,如“籁音”、“山籁”、“天籁”。
2. 形容词:可以用来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如“籁响”、“籁籁”。
3. 动词:表示发出声音,如“籁鸣”。
三、成语中的运用
“籁”字还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与其他词语组合成富有意境的成语。例如,“籁响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只能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天籁之音”则用来形容非常悦耳动听的音乐或歌声。
四、文化内涵
“籁”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仅是对自然声音的描绘,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古人通过“籁”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诗意和浪漫。
五、示例
以下是一些包含“籁”字的例句,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1. “风籁萧萧,竹影婆娑。” 这句话描绘了风吹动竹林的景象,给人以宁静与和谐之感。
2. “人间有味是清欢,唯有饮者留其名。” 其中,“清欢”可联想到自然界的美妙声音,如鸟鸣、风声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万籁俱寂,唯闻松间鸣。” 这句话中的“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只能听到松树间的鸟鸣声,给人以静谧与深远的感觉。
总之,“籁”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意象。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个字的意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和韵味。

※ 蔀的意思、基本解释,蔀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蔀
〈名〉
(1) 覆盖于棚架上以遮蔽阳光的草席 [straw mat]
丰其蔀。——《易·丰》
(2) 又如:蔀屋(草席盖顶之屋。泛指贫家幽暗简陋之屋);蔀家(谓大其屋而家设棚席)
(3) 古历法名词 [calendar]。我国汉初所传六种古代历法,以十九年为章,章有七闰,四章为蔀,二十蔀为纪,六十蔀为元
康熙字典
蔀【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蒲口切,音瓿。《易·豐卦》豐其蔀。《註》蔀,覆曖,障光明之物也。
又《廣韻》《正韻》普后切,音剖。小席也。
又《集韻》伴姥切,音簿。蔀,草也。《博雅》
蔀,魚薺也。
又《詩·大雅·篇首文王受命疏》三統曆,七十二歲爲一蔀,二十蔀爲一紀。《前漢·律歷志》以閏餘一之數爲蔀首。
又《唐韻古音》《易》豐其蔀,《陸德明·釋文》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