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砀字的解释
砀

拼音 dàng 注音ㄉㄤˋ 繁体
部首石部 总笔画8画 结构左右
五笔DNRT 五行 统一码7800
笔顺一ノ丨フ一フノノ
名称横、撇、竖、横折、横、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撇、撇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砀(碭)dàng(ㄉㄤˋ)

⒈  有花纹的石头。

⒉  被冲荡而出:“奇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蚊能苦之”。

⒊  振荡:“回猋肆其砀骇兮”。

⒋  广大:“玄玄至砀而运照”。

异体字

  • ?
  • ?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brilliantly colored stone with veined patterns in it

最读网砀字讲解

“砀”字的语文讲解 “砀”是一个汉字,它有着独特的形声义结构。在现代汉语中,“砀”并不常用,但在古文中却有着重要的地位。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含义、读音和用法。 一、字形结构 “砀”字由“山”和“专”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山”是形旁,表示与山有关;“专”是声旁,表示读音。这种形声字的结构在汉字中很常见。 二、字义解释 1. 本义:“砀”字的本义是指“果树实”。在古代,人们常常用“砀”来形容果实累累的景象,如“砀梨”就是指梨树结出的果实。 2. 引申义:由于“砀”原指果实,因此也可以引申为“堆积”的意思。比如,“积砀”就可以用来形容果实等物堆积如山的样子。 3. 词性变化:“砀”字可以作为形容词或副词使用。作为形容词时,它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状态,如“砀然”(形容果实坠落的样子);作为副词时,则可以修饰动词,表示动作的方式,如“砀焉”(好像坠落的样子)。 三、读音 “砀”字的普通话标准读音为dàng,但在一些方言中可能会有所不同。 四、用法示例 1. 作为形容词: - 他看着满树的梨花,不禁感叹道:“这棵梨树真像一个砀子一样,结满了硕果。” 2. 作为副词: - 小明轻轻地跳起来,说:“我跳起来就像是在空中砀了一下。” 五、文化意义 “砀”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还承载着一定的哲学意味。比如,“积砀”可以看作是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总之,“砀”是一个充满韵味和文化底蕴的汉字。通过了解它的字形结构、字义解释、读音和用法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砀


※ 砀的意思、基本解释,砀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dàng

〈名〉

(1) 有花纹的石头 [figured stone]

砀,文石也。从石,昜声。——《说文》

梁国砀。——《汉书·地理志》。注:“山出文石,在今河南归德府。”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李白《丁都护歌》

(2) 又如:芒砀(形容山石大而多);砀基(用有花纹的石头造的墙基)

(3) 砀山(山名),在安徽省砀山县东南 [Dang Mountain]

词性变化

dàng

〈副〉

(1) 突然 [suddenly]

肱砀骇以奋肆。——马融《长笛赋》。注:“突也。”

(2) 又如:砀骇(突然跌起)

康熙字典

碭【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正韻》徒浪切《集韻》《韻會》大浪切,?音宕。《說文》文石也。《何晏·景福殿賦》墉垣碭基,其光昭昭。

芒碭,山名。《前漢·高帝紀》隱芒碭山澤閒。《應劭註》芒屬沛,碭屬梁。

《水經注》仙者涓子,主柱,?隱碭山,得道。

沆碭,白氣貌。《前漢禮樂志》西顥沆碭,秋氣蕭殺。

過也。《揚雄·甘泉賦》回猋肆其碭駭兮。《馬融·長笛賦》犇遯碭突。

碭,溢也。《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註》謂碭溢而失水也。

《正韻》待朗切,音蕩。

《集韻》徒郞切,音唐。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碭【卷九】【石部】

文石也。从石昜聲。徒浪切

说文解字注

(碭)文石也。地里志。梁國碭縣。山出文石。應劭云。碭山在東。師古云。山出文石、故以名縣也。按以碭名山。又以碭名縣。本爲文石之名。从石。昜聲。徒浪切。十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