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糴
拼音
dí
注音ㄉ一ˊ
部首米部 总笔画22画 结构左右
五笔TYOY 统一码7CF4
笔顺ノ丶丶ノ一丨ノ丶フ丶一フ丶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名称撇、点、点、撇、横、竖、撇、点、横折、点、提、横折、点、提、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部首米部 总笔画22画 结构左右
五笔TYOY 统一码7CF4
笔顺ノ丶丶ノ一丨ノ丶フ丶一フ丶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名称撇、点、点、撇、横、竖、撇、点、横折、点、提、横折、点、提、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糴
⒈ 買進糧食,與“糶”相對:糴米。遏糴(阻止災區來買糧食)。
异体字
- 䨀
- 籴
English
purchase grains; store grain
最读网糴字讲解
“糌”字的语文讲解
“糌”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通常与粮食、食物相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基本含义
首先,“糌”字的基本含义与粮食有关。它可以指代一种用糯米制成的食品,类似于今天的粽子或年糕。在古代,人们常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经过蒸煮、搅拌等工序制成各种美食,其中就包括“糌”。
二、词性变化
“糌”字可以作为名词、动词等多种词性使用。作为名词时,它通常用来指代某一种具体的食物;而作为动词时,则可以表示制作、加工等意思。例如,在古文中,“糌”可以用来形容一种丰盛的饭食:“糌粝亦云美矣。”(意思是这种粗劣的食物也被称为美味。)
三、文化内涵
“糌”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粮食被视为宝贵的资源,是民生之本。因此,“糌”字所代表的食物也寓意着丰收和富饶。此外,“糌”字还与一些节日习俗相关联,如端午节吃粽子,寓意着祈求健康和长寿。
四、用法示例
在现代汉语中,“糌”字的用法已经相对较少,但在古诗词、文言文中仍有出现。例如,在苏轼的《赤壁赋》中就有这样的句子:“余亦乘舟而欲从之,舍船而谋路转,不知东方之既白,适有微云蔽月,恍惚能见五斗之宿。忽闻水上琵琶声,切切中有合。”这里的“五斗之宿”指的是粮食,而“糌”字正是与粮食紧密相关的词汇。
五、总结
总的来说,“糌”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的汉字。它不仅代表着一种具体的食物,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个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丰富多样。
请注意,由于“糌”字较为生僻,建议查阅字典或请教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准确的解释和用法。

※ 糴的意思、基本解释,糴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糴【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廣韻》入米也。《左傳·莊二十八年》臧孫辰告糴于齊。《疏》買穀曰糴。告糴者,將貨財告齊以買穀。《孟子》無遏糴。
又檄糴,疾貌。《潘岳·笙賦》懰檄糴以奔邀。
又《字彙補》與滌同。《揚雄·蜀都賦》糴米肥䐗。《註》糴米,言養之以米,所以滌其穢。䐗,豕也。
又《集韻》徒刀切,音鞉。姓也。《左傳·成十年》晉侯使糴茷如楚。
又《五音集韻》直略切,音著。義同。《集韻》或作籴。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糴【卷五】【入部】
市穀也。从入从䊮。徒歴切
说文解字注
(糴)?榖也。从入䊮。米部曰。䊮、榖也。故巿榖从入䊮。䊮亦聲。今徒歷切。古音在三部。左傳晉大夫有糴茷。
交流分享
- 糴的词语
- 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