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藋字的解释
藋

拼音 diào zhuó 注音ㄉ一ㄠˋ ㄓㄨㄛˊ
部首艹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上下
五笔ANWY 统一码85CB
笔顺一丨丨フ丶一フ丶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名称横、竖、竖、横折、点、提、横折、点、提、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iào(ㄉ一ㄠˋ)

⒈  藜类植物。

其他字义

zhuó(ㄓㄨㄛˊ)

⒈  〔蒴藋〕见“蒴”。

异体字

  • ?
  • ?
  • ?

最读网藋字讲解

“蒡”字的语文讲解 “蒡”是一个相对少用的汉字,它的读音是dàng,属于形声字。这个字的左边是“艹”,表示与植物有关,而右边则是“当”,作为声旁,帮助我们确定字的读音。 一、字义解析 “蒡”的本义是指某些植物的茎叶,如牛蒡、薄荷等。这些植物通常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中医中常被用作药材。例如,“牛蒡子”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此外,“蒡”还可以表示一种植物名,即胡荽的近亲,也被称为“大力子”。这种植物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并且在烹饪中常被用作调味料。 二、词语搭配 在汉语中,“蒡”字常与其他字组成词语,如“蒡子”、“蒡草”等。这些词语通常用来描述或指代特定的植物或药材。例如,“牛蒡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蒡草”则是一种植物名。 三、语法功能 “蒡”字在句子中主要充当名词或定语的角色。它可以用来修饰其他名词,表示某种特定的植物或药材。例如,在句子“牛蒡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中,“蒡子”作为定语修饰“中药材”,说明其指代的是牛蒡的果实。 四、文化内涵 “蒡”字不仅是一个实词,还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在中药学中,“蒡”字所代表的植物往往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咽等功效,这与中医文化中的“治未病”理念相契合。通过使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植物来调理身体,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五、总结 “蒡”字虽然不算是常用字,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语法功能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通过掌握“蒡”字的读音、字义、词语搭配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汉字,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藋


※ 藋的意思、基本解释,藋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藋【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徒弔切,音掉。《說文》釐草也。《莊子·徐無鬼》夫逃虛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徑。

《爾雅·釋草》拜蔏藋。《註》蔏藋赤似藜。

《詩·大雅》菫荼如飴。《疏》廣雅云:菫,藋也,今三輔之閒言猶然。

《博雅》藋梁,木稷也。

直角切,音濯。蒴藋,藥草。

音翟。灰藋。《本草註》梁?文帝《勸醫文》作灰?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藋【卷一】【艸部】

釐艸也。一曰拜商藋。从艸翟聲。徒弔切

说文解字注

(藋)堇艸也。依集韵、類篇、李仁甫本作堇。廣雅。堇、藋也。名醫別錄。蒴藋一名蓳草。一名芨。按下籒文內有蓳字。云根如薺。葉如細桺。未知是一否。○凡物有異名同實者。釋艸曰。芨、堇艸。陸德明謂卽本艸之蒴藋。按郭釋以烏頭。烏頭名堇。見國語。而芨名無見。陸說爲長。鍇本堇作釐。一曰拜商藋。釋艸商作蔏。說文言一曰者有二例。一是兼採別說。一是同物二名。此一曰未詳何屬。疑堇艸爲蒴藋。拜商藋爲今之灰藋也。灰藋似藜。左傳斬之蓬蒿藜藋。李燾本商作啻。宋麻沙大徐本亦作啻。葢許所據爾雅不同今本。从艸。翟聲。徒弔切。二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