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虰字的解释
虰

拼音 dīng 注音ㄉ一ㄥ
部首虫部 总笔画8画 结构左右
五笔JSH 统一码8670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一丨
名称竖、横折、横、竖、横、点、横、竖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īng(ㄉ一ㄥ)

⒈  〔虰蛵(xīng)〕蜻蜓。

统一码

虰字UNICODE编码U+8670,10进制: 34416,UTF-32: 00008670,UTF-8: E8 99 B0。

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虰字讲解

“躅”字的语文讲解 “躅”是一个汉字,它有着独特的形声义结构,同时也在古汉语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我将详细讲解这个字的用法和含义。 一、字形结构 “躅”字由“足”和“躅”(zhá)的右半部分组成。其中,“足”作为形旁,提示了字与行走有关;而“躅”则作为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二、字义解释 1. 行走:“躅”字最基本的含义是“行走”。在古文中,“躅”常用来形容人行走的样子,如“躅步”、“躅迹”等。 2. 徘徊:“躅”也可以用来表示徘徊、逗留的意思。比如,“躅步于山间”就形象地描绘了在山间来回走动的情景。 3. 踏步:“躅”还可以指踏步,即一步一步地向前行走。这种用法常出现在诗歌或文学作品中,用以表达庄重、沉稳的步伐。 4. 犹豫不前:“躅”有时也用来形容犹豫不决、不敢前进的状态。比如,“躅躇不前”就是指犹豫不决,不敢迈步向前。 三、语境运用 在古汉语中,“躅”字常用于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用以描绘人物的动作或情感。同时,在一些历史典故和成语中,“躅”也经常出现,如“躅步探幽”、“躅而不前”等。 四、文化内涵 “躅”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行走、步伐的观察和感悟,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于礼仪、道德的重视。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通过行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而“躅”字则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总之,“躅”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汉字,它不仅有着独特的字形结构,还承载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个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汉语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

虰


※ 虰的意思、基本解释,虰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虰【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宅耕切《集韻》除耕切,?音橙。《廣韻》同朾。《爾雅·釋蟲》蠪朾螘。

當經切,音丁。《爾雅·釋蟲》虰蛵負勞。見蛵字註。

癡貞切,音稱。《玉篇》同蟶。

交流分享

  • 虰的词语 组词
  • 虰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