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訂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訂
⒈ 见“订”。
异体字
- 订
English
draw up agreement; arrange
最读网訂字讲解
“約”字的语文讲解
“約”是一个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应用价值。它既可以作为动词,也可以作为名词使用,同时还可以组成多种词语,表达不同的意思。
一、基本含义
“約”作为动词,主要有以下几个意思:
1. 约定:指双方商定某事,达成协议。如:“我们約好了明天上午十点见面。”
2. 约束:表示限制、管束。如:“他是个守時的人,从不随意約束自己或他人。”
3. 签署:指在文件、契约等上面签名表示同意。如:“這份協議書我們需要共同約束签署。”
二、“約”的构成
“約”字由“約”(传统归“约”部,也可归“勺”部,但“勺”不作为首笔)和“亠”、“口”、“冓”等部分组成。其中,“亠”表示头部,“口”表示说话、交谈,“冓”有秘密、隐私之意。这些部分共同构成了“約”字的复杂结构,寓意着约定、约束的意味。
三、“約”的用法
1. 作为动词:常用于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约定、协议,或者表示某种约束、管束的状态。
2. 作为名词:可以指代协议、约定等抽象事物。
3. 组成词语:“約束”、“約會”、“約束力”等,这些词语都体现了“約”字的核心意义。
四、“約”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約”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中国人注重礼仪、讲究诚信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約”字依然被广泛使用,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约定、协议上,还体现在法律、经济等多个领域。
此外,“約”字还与“約法三章”、“約法五章”等成语密切相关,这些成语体现了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也展示了“約”字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魅力。
总之,“約”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魅力的汉字,它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丰富的内涵,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和文化体验。通过学习和理解“約”字的意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訂的意思、基本解释,訂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訂【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他頂切,㕔上聲。《說文》平議也。《詩·周頌》彼作矣,文王康之。《箋》以此訂太王、文王之道,卓爾與天地合其德。《疏》訂者,比之言。《晉書·荀崧傳》其書諸所發明,或左氏、公羊所不載,亦足有所訂正。
又《廣韻》他丁切《集韻》湯丁切,音㕔。
又《廣韻》徒鼎切《集韻》《韻會》待鼎切,亭上聲。義
同。
又《集韻》唐丁切,音亭。義同。
又《字彙補》均也。《周禮·夏官·恒矢註》前後訂,其行平也。《疏》恒矢軒輖訂,是安居之矢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丁定切,丁去聲。平議也。《唐書·李綱傳》古人以一言之重訂千金。
又《廣韻》逗遛也。
又《正字通》齊梁閒謂賦民爲訂。
又正定書籍亦曰訂,如較訂、訂正之類。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訂【卷三】【言部】
平議也。从言丁聲。他頂切
说文解字注
(訂)平議也。考工記注。參訂之而平。从言。丁聲。他頂切。十一部。
交流分享
- 訂的词语
- 訂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