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黩字的解释
黩

拼音 注音ㄉㄨˊ 繁体
部首黑部 总笔画20画 结构左右
五笔LFOD 五行 统一码9EE9
笔顺丨フ丶ノ一丨一一丶丶丶丶一丨フ丶丶一ノ丶
名称竖、横折、点、撇、横、竖、横、提、点、点、点、点、横、竖、横撇/横钩、点、点、横、撇、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黩(黷)dú(ㄉㄨˊ)

⒈  污辱,玷污:黩货(贪财,贪污)。黩誓。

⒉  随随便便,滥用:黩武。黩烦。

⒊  黑:“林木为之润黩。”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to dishonor, defile, corrupt; soiled

最读网黩字讲解

“黩”字的语文讲解 “黩”是一个汉字,其本义与“黑”和“祭祀”有关。在古代汉语中,“黩”字常用来表示黑色的意思,但在这个字中,它更多地是作为一个会意字来使用。 一、字的构造 “黩”字由“黑”和“占”两个部分组成。其中,“黑”表示颜色,而“占”在这里并不直接表示占卜或占据,而是作为一个声符,与“黑”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这个会意字。 二、字义解析 1. 本义:在古代,“黩”字的本义是指黑色的祭器,如黑色的祭祀用具。这种祭器通常用于祭祀活动,祈求神灵的庇佑。 2. 引申义:随着时间的推移,“黩”字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引申。它不仅可以表示黑色的意思,还可以用来形容祭祀时烧柴的声音,或者用来表示轻率、随便地进行某种活动,如“黩武”(轻率地动用武力)。 三、语境中的用法 在古代文献中,“黩”字常出现在与祭祀、祈祷等相关的句子中。例如,《诗经·小雅·楚茨》中有“烝畀祖妣,以洽百礼,宾入而辞,欲止之,望趑趄而不进,举趾触禁,是何能谷。”其中的“烝畀”即指祭祀用的酒食,而“黩”字则用来形容祭祀时烧柴的声音。 此外,“黩”字在一些固定短语中也有特定的用法。如“黩武”表示轻率地动用武力,“黩乱”则表示混乱无序。 四、文化意义 “黩”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祭祀活动的重视,也体现了汉字构造的巧妙和语言的丰富性。通过学习“黩”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 总之,“黩”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汉字,其本义与祭祀相关,引申义则广泛涉及语言、行为等多个方面。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理解其文化意义和语境用法,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个汉字。

黩


※ 黩的意思、基本解释,黩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形〉

(1) (形声。从黑,卖声。本义:污浊)

(2) 同本义 [dirty]

黩,握持垢也。——《说文》。段玉裁注:“垢非可握持之物,而入于握持,是辱也。”

黩,污也。——《汉书·谷永传》注

亟则黩。——《公羊传·桓公八年》

(3) 又如:黩昏(污浊昏乱)

(4) 轻慢不敬 [slight;not showing proper respect]

敬而不黩。——《汉书·郊祀志》

黩,狎也。——《广雅·释言》

(5) 又如:黩慢(轻浮而不庄重);黩贱(轻视);黩近(亲近,狎近)

(6) 引申为黑色的 [black]

林木为之润黩。——《文选·左思·吴都赋》。李善注:“黩,黑茂貌。”

词性变化

〈动〉

(1) 污辱 [humiliate]。如:黩敬(亵黩同类);黩穹(亵渎上天);黩冒(渎犯)

(2) 贪,求 [be greedy for]。如:黩货病民(贪财害民);黩财(贪求财货)

(3) 滥用 [act wantonly;misuse]。如:穷兵黩武;黩祭(滥施祭祀);黩伦(乱伦);黩征(滥于征伐);黩刑(滥施刑罚);黩札(滥写文章)

〈副〉

频繁,多次 [frequently]。如:黩烦(屡屡烦扰)

康熙字典

黷【亥集下】【黑部】 康熙筆画:27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集韻》徒谷切《韻會》《正韻》杜谷切,?音獨。《說文》握持垢也。《玉篇》數也,垢也,蒙也。《正韻》濁也,慁也。《書·說命》黷于祭祀,時謂弗欽。《前漢·枚臯傳》媟黷貴幸。《師古曰》黷。污濁也。

《賈逵國語註》黷,媟也。《廣雅》狎也。

《玉篇》黑也。《正字通》黝貌。《左思·吳都賦》林木爲之潤黷。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黷【卷十】【黑部】

握持垢也。从黑賣聲。《易》曰:“再三黷。”徒谷切

说文解字注

(黷)握持垢也。垢非可握持之物。而入於握持。是辱也。古凡言辱者皆卽黷。故鄭注昏禮曰。以白造緇曰辱。字書辱亦作?。从黑。?聲。徒谷切。三部。易曰。再三黷。蒙卦辭。古字多叚借通用。許所據易作黷。今易作瀆。崔憬曰。瀆古黷字也。玉裁按。鄭注云瀆、褻也。瀆褻、許女部作嬻媟。若依鄭義則黷爲叚借字。嬻爲正字也。黷訓握垢、故从黑。吳都賦。林木爲之潤黷。劉注曰。黷、黑茂皃。其引申之義也。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