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蹲
拼音
dūn
注音ㄉㄨㄣ
部首足部 总笔画19画 结构左右
五笔KHUF 五行火 统一码8E72
笔顺丨フ一丨一丨一丶ノ一丨フノフ一一一丨丶
名称竖、横折、横、竖、横、竖、提、点、撇、横、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横、横、竖钩、点
部首足部 总笔画19画 结构左右
五笔KHUF 五行火 统一码8E72
笔顺丨フ一丨一丨一丶ノ一丨フノフ一一一丨丶
名称竖、横折、横、竖、横、竖、提、点、撇、横、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横、横、竖钩、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蹲
⒈ 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蹲下。蹲伏。蹲踞。蹲腿。
⒉ 〔蹲苗〕在一定时期内控制施肥和灌水,进行中耕和镇压,使幼苗根部下扎,生长健壮,防止多余茎叶生长。
⒊ 喻呆着或闲居:蹲膘。蹲窝。蹲班房(坐牢)。
异体字
- 俊
- 壿
- 踆
- 躦
- 鷷
汉英互译
squat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squat, crouch; idle about
最读网蹲字讲解
蹲
“蹲”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其含义丰富,用法多样。在语文学习中,理解这个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运用语言。
首先,“蹲”可以表示一种动作,即身体前倾,两脚分开,双手放在膝上,这是蹲下的基本姿势。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人们蹲下来系鞋带、捡拾掉在地上的东西等。这个动作通常与休息、等待或进行某种需要降低身体高度的活动相关联。
其次,“蹲”也可以用作名词,指代蹲下的动作或状态所形成的物体或地点。比如,在农村地区,人们常会在田埂上或山崖边蹲下来休息,这时,“蹲”就成为了一种描述这种状态的名词。此外,“蹲点”一词在新闻工作中也常用来表示深入基层、实地调查研究的工作方式。
此外,“蹲”在词语中的使用也非常广泛。例如,“蹲坑”指的是上厕所时使用的便器,因为其形状类似于人们下蹲时的姿态而得名;“蹲守”则是指长时间地坚守某个岗位或地点,等待特定的机会或事件发生,如“警察蹲守在犯罪现场”。
在语法角度,“蹲”可以作为动词或形容词使用。作为动词时,它主要表示蹲下的动作;作为形容词时,它可以修饰某些名词,如“蹲着的老人”、“蹲苗”等,表示一种状态或正在进行的活动。
在文化层面,“蹲”这个字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蹲下常常与谦逊、低调、耐心等品质联系在一起。例如,“蹲下来与孩子交流”这个动作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平等、关爱的态度。
总之,“蹲”这个字在语文学习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对其含义的深入理解和多种用法的掌握,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个字进行表达和交流,还能更深入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蹲的意思、基本解释,蹲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蹲
〈动〉
(1) 〈方〉∶腿、脚猛然落地,因震动而受伤 [sprain]。如:蹲了腿
(2) “蹲蹲”,舞的样子 [dance]
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诗·小雅·出车》
(3) 另见
康熙字典
蹲【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踆《唐韻》《韻會》《正韻》徂尊切《集韻》徂昆切,音存。《說文》踞也。《後漢·魯恭傳》蹲夷踞肆。《莊子·外物篇》蹲乎會稽。
又《集韻》《正韻》七倫切,音逡。《詩·小雅》蹲蹲舞我。《傳》蹲蹲,舞貌。《釋文》蹲,七旬反。本或作墫。《前漢·揚雄傳》蹲蹲如此。《註》蹲蹲,行有節。
又《集韻》粗本切,音鱒。聚也。《左傳·成十六年》蹲甲而射之。《註》蹲,聚也。
又《集韻》蹤倫切,音遵。鷷,或作蹲。雉,西方曰鷷。
又《集韻》祖本切,音。義同。
又《集韻》徂丸切,同躦。或作蹲。
又《集韻》趣允切。蹲循,緩意。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蹲【卷二】【足部】
踞也。从足尊聲。徂尊切
说文解字注
(蹲)居也。尸部曰。居、蹲也。是爲轉注。各本作踞也。以俗改正。又增一踞篆於蹲後。今正而刪之。左傳。蹲甲而射之。蹲、居也。引伸爲居積之義。从足。尊聲。徂尊切。十三部。山海經作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