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鐸字的解释
鐸

拼音 duó 注音ㄉㄨㄛˊ
部首釒部 总笔画21画 结构左右
五笔QLFF 统一码9438
笔顺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丨フ丨丨一一丨一丶ノ一一丨
名称撇、点、横、横、竖、点、撇、提、竖、横折、竖、竖、横、横、竖、横、点、撇、横、横、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uó(ㄉㄨㄛˊ)

⒈  见“铎”。

异体字

English

bell; surname

最读网鐸字讲解

“镌”字的语文讲解 “镌”是一个形声字,从“钅”(金)旁,表示与金属有关,本义指雕刻。其字形结构为:左边是“钅”,右边是“隽”。下面是对这个字的详细解释: 1. 部首与结构: - 部首是“钅”,表明这个字与金属、雕刻有关。 - 结构为左右结构,“钅”作为偏旁,表示与金属有关的意义。 2. 字义演变: - 最初,“镌”字的本义是雕刻,如雕刻玉石、木头等。 - 后来,这个字的意义有所扩展,也可以用来比喻精心雕刻、塑造,或者形容细致入微的刻画。 3. 词语搭配: - 与“镌”相关的词语有很多,如“镌刻”、“镌名”、“镌刻”等。这些词语都体现了“镌”字与雕刻、塑造的含义。 - 例如:“他在石碑上镌刻了自己的名字。”这里的“镌刻”就是指用刀、笔等工具在石头上刻划。 4.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有“雕”、“琢”、“刻”等,这些词都表示雕刻、塑造的意思。 - 反义词有“抹去”、“磨灭”、“消失”等,这些词表示消除、抹掉的意思。 5. 使用示例: - 在文学作品中,常可以看到用“镌”字来形容文字或图案的精美和细致,如:“他的文字镌刻着智慧的光芒。” -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镌”字来描述对物品的精心打造,如:“这幅雕刻精美的玉器令人叹为观止。” 6. 文化内涵: - “镌”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雕刻艺术的精湛技艺和审美追求,还蕴含着对于每一个细节的尊重和打磨的精神。 通过以上讲解,相信大家对“镌”这个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这篇语文讲解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鐸


※ 鐸的意思、基本解释,鐸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鐸【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待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達各切,?音度。《說文》大鈴也。軍法,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兩司馬執鐸。《玉篇》所以宣敎令也。《釋名》鐸,度也。號令之限度也。《書·胤征》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傳》木鐸,金鈴木舌,所以振文敎。《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註》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衆。木鐸,木舌也。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

《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註》鐸,大鈴也。振之以通鼓。

牛鐸。《世說》晉荀勗逢趙賈人牛鐸鳴,識其聲,及掌樂,音未調,曰得趙賈牛鐸則諧矣。下郡國,悉送牛鐸,得之果諧。

《開元遺事》宮中簷閒縣碎玉片,風搖如環珮聲,名占風鐸。

地名。《左傳·僖十六年》狄侵晉,取狐㕑受鐸。《註》受鐸,晉地,在汾北。

國名。《左傳·宣十六年》晉士會帥師,滅赤狄甲氏,及留吁鐸辰。《註》鐸辰,留吁之屬。

宮名。《左傳·哀三年》司鐸火。《註》司鐸,宮名。

姓。《左傳·成十八年》鐸遏?爲上軍尉。《前漢·藝文志》鐸氏微三篇。《註》楚太傅鐸椒也。

人名。《左傳·僖二十八年》曹叔振鐸。

《昭十三年》司鐸射。《註》魯大夫。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鐸【卷十四】【金部】

大鈴也。軍法: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兩司馬執鐸。从金睪聲。徒洛切

说文解字注

(鐸)大鈴也。?人。以金鐸通?。注。鐸、大鈴也。謂鈴之大者。說者謂軍法所用金鈴金舌、謂之金鐸。施令時所用金鈴木舌、則謂之木鐸。按大司馬職曰振鐸。又曰摝鐸。鄭謂摝、掩上振之。鐸之制同鈴。从金。睪聲。徒洛切。五部。軍灋。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兩司馬執鐸。見大司馬職。

交流分享

  • 鐸的词语
  • 鐸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