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薠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薠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似莎而比莎大的草:“白薠兮聘望,与佳期兮夕张。”
统一码
薠字UNICODE编码U+85A0,10进制: 34208,UTF-32: 000085A0,UTF-8: E8 96 A0。
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薠字讲解
“芟荑”字的语文解释
“芟荑”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意义。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字的读音、含义以及用法。
一、读音与字形
“芟荑”,读音为shé yí,是一个左右结构的汉字。其中,“芟”读作shé,意为除草,亦指切除;“荑”读作yí,指茅草的嫩芽,也常用来比喻女子柔嫩洁白的手。
二、字义解析
1. 除草的意义:“芟”字本身就有除草的含义,它描绘了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用刀割去地面的杂草,以保证庄稼的生长。这种动作在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也体现了古人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
2. 茅草嫩芽的象征:“荑”字除了表示实际的茅草嫩芽外,还常常被用作比喻女子柔嫩洁白的手。这种比喻源于古代文学中对女子美貌的赞美,将女子的手比作柔嫩的茅草,既形象又生动。
3. 组合意义的引申:当“芟”与“荑”组合在一起时,其意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引申。这个字可以用来形容女子柔嫩洁白的手,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柔软细腻的质地。同时,它还可以用来表示一种温柔、细腻的性格特征。
三、用法与例句
“芟荑”在古文中多用作谓语或定语,常用来修饰名词,如“芟荑之叶,以布诸河”(用来把茅草的叶子撒到河里)。此外,它还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词组,如“芟荑之心”(比喻仁慈之心)、“芟荑之惠”(比喻给人以恩惠)等。
四、文化内涵
“芟荑”这个字不仅承载着实际的除草意义,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劳动的尊重和对美的追求,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仁爱”、“温柔”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芟荑”常被用作象征手法,来赞美女子的美貌和性格特征。
总之,“芟荑”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汉字,它的读音、含义以及用法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讨。通过了解这个字的文化内涵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 薠的意思、基本解释,薠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薠【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附袁切《韻會》符袁切,音煩。《說文》靑薠似莎者。《張衡·南都賦》其草則藨苧薠莞。
又通棼。《周禮·春官·巾車》素車棼蔽。《註》棼讀爲薠。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薠【卷一】【艸部】
靑薠,似莎者。从艸煩聲。附袁切
说文解字注
(薠)靑薠。句。佀莎而大者。而大二字依韵會所引補。子虛賦。薛莎靑薠。張揖曰。靑薠似莎而大。生江湖。鴈所食。按高注淮南曰。薠狀如葴。與張說不同。楚辭有白薠。殆與靑薠一種。色少異耳。从艸。煩聲。附袁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