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烰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烰
⒈ 热气上升。
其他字义
烰
⒈ 古通“庖”:“其君令烰人养之。”
统一码
烰字UNICODE编码U+70F0,10进制: 28912,UTF-32: 000070F0,UTF-8: E7 83 B0。
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烰字讲解
“烟”字的语文讲解
“烟”是一个充满诗意与生活气息的字,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从远古的炊烟袅袅到现代工业的烟雾缭绕,都体现了“烟”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
一、字义解析
1. 烟雾的“烟”:
- “烟”最直观的含义是指燃烧或加热时产生的气体和微小颗粒的混合物,我们通常称之为“烟雾”。这种烟雾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如早晨山间的雾气、炉火燃烧时产生的浓烟等。
- 在文学作品中,“烟”也常被用来形容一种朦胧、梦幻的美感,如“炊烟袅袅”就给人一种宁静、温馨的感觉。
2. “烟”的引申义:
- 除了指实际的烟雾外,“烟”还可以用来比喻某些事物或现象的轻薄、飘渺和不实在。比如,“狼烟四起”中的“烟”,就借指战乱或紧急的情况。
- 此外,“烟”还可以表示一种情感或心境的流露,如“饭后烟”有时被用来形容饭后的一种轻松、闲适的状态。
二、词性变化
“烟”字在汉语中可以作为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使用,表现出其多义性和灵活性。
- 名词用法:如“炊烟”、“狼烟”等,指的是具体的烟雾或战乱的气氛。
- 动词用法:如“冒烟”、“吞云吐雾”等,描述的是某种动作或状态,如冒出的烟雾或吐出的烟雾。
- 形容词用法:如“烟雾缭绕”、“心如烟雾”等,用来形容环境或心境的朦胧、缥缈。
三、句法功能
“烟”字在句子中可以担任不同的成分,如主语、宾语、定语等。
- 作为主语:“炊烟袅袅升起。”
- 作为宾语:“他吸入一口烟雾。”
- 作为定语:“那片烟雾缭绕的山谷显得神秘而迷人。”
四、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烟”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常常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联系在一起,成为表达情感、寄托志向的重要载体。同时,“烟”也寓意着一种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把握现在。
总之,“烟”这个字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无尽的魅力和深意。通过对其字义、词性、句法功能和文化内涵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个字,从而更好地感受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烰的意思、基本解释,烰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烰【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浮。《爾雅·釋訓》烰烰,烝也。《註》氣出盛。《疏》大雅云:烝之浮浮。浮烰音義同。
又《呂氏春秋》有侁氏女子採桑,得嬰兒于空桑之中,獻之其君,其君令烰人養之。《註》烰,猶庖也。
又《集韻》平幽切,音滮。火氣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烰【卷十】【火部】
烝也。从火孚聲。《詩》曰:“烝之烰烰。”縛牟切
说文解字注
(烰)烝也。詩生民。烝之浮浮。釋訓曰。烰烰、烝也。毛傳曰。浮浮、氣也。按爾雅不偁詩全句、故曰烝也而巳。毛釋詩全句、故曰浮浮氣也。許於此當合二古訓爲解曰烰烰、烝皃。謂火氣上行之皃也。或轉寫者刪之耳。从火。孚聲。縛牟切。三部。詩曰。烝之烰烰。今詩作浮浮。
交流分享
- 烰的词语
- 烰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