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硌字的解释
硌

拼音 luò gè 注音ㄌㄨㄛˋ ㄍㄜˋ
部首石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左右
五笔DTKG 五行 统一码784C
笔顺一ノ丨フ一ノフ丶丨フ一
名称横、撇、竖、横折、横、撇、横撇/横钩、捺、竖、横折、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uò(ㄌㄨㄛˋ)

⒈  山上的大石。

其他字义

gè(ㄍㄜˋ)

⒈  凸起的硬东西跟身体接触,使身体感到难受或受到损伤:硌脚。硌牙。硌得难受。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石、各声

最读网硌字讲解

“埂”字的语文讲解 “埂”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农业社会和水利建设中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读音是gěng,部首是“土”,总笔画为9画。这个字通常用于形容田地间的土埂子,起到了分隔和蓄水的作用。 一、字义解析 “埂”字的基本意义是田地间的土埂子。这个埂子可以防止水分流失,同时也可以让土壤保持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农村生活中,埂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它关系到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埂”还可以引申为某些事物的界限或标志。比如,在水利工程中,堤坝就是一个典型的“埂”,它能够防止河水泛滥,保护农田和居民的安全。 二、词性解析 “埂”是一个名词,通常用于描述与土地、水利等相关的场景。它也可以作为形容词的一部分,修饰其他名词,如“高高的埂子”。 三、用法示例 1. 描述田地间的土埂子: “他站在田埂上,看着那片绿油油的稻田,心中充满了喜悦。” 2. 引申为界限或标志: “这座山的高峰就是一道天然的埂,将河流与平原分隔开来。” 3. 在水利工程中的使用: “修建堤坝是防止洪水泛滥的有效手段,它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四、文化内涵 “埂”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土地和农业是人们生活的基石,而“埂”作为土地的一部分,象征着人们对土地的依赖和敬畏。同时,“埂”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五、总结 “埂”这个字虽然生僻,但它却在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了解“埂”字的字义、词性、用法以及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农村生活。 在现代社会中,“埂”字虽然不常用,但它所蕴含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让我们珍惜每一寸土地,保护每一条河流,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

硌


※ 硌的意思、基本解释,硌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动〉

(1) 触着凸起的东西觉得不舒服或受到损伤 [(of sth. hard or bulging)press or rub against]

这条石子路真硌脚

(2) 又如:硌脚;硌牙(牙齿被硬物垫磨、损伤)

(3) 另见 luò

基本词义

luò

〈形〉

(1) 大石 [big stone on mountain]

上无草木,而多硌石。——《山海經》

(2) 坚硬 [hard]

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老子》

词性变化

luò

〈动〉

(1) 用同“摞”。重叠堆起 [stack up]

他却搬张桌子,又硌张椅子,坐在上面。——《儿女英雄传》

(2) 另见

康熙字典

硌【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山上大石也。《山海經》西上申之山,無草木而多硌石。

《玉篇》石次玉。

《韻會》磊硌,石貌。

硌硌,石堅不相入貌。

《嵆康·琴賦》碪䂽磥硌,美聲將興。《註》磥硌,壯大貌。

《集韻》郞狄切,同礫。小石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礫【卷九】【石部】

小石也。从石樂聲。郎擊切

说文解字注

(礫)小石也。釋名。小石曰礫。礫、料也。小石相枝柱其間。料料然出內氣也。楚辭王逸注兩云。小石爲礫。西京賦薛注。石細者曰礫。从石。樂聲。郞擊切。古音在二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