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菰字的解释
菰

拼音 注音ㄍㄨ
部首艹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上下
五笔ABRY 五行 统一码83F0
笔顺一丨丨フ丨一ノノフ丶丶
名称横、竖、竖、横撇/横钩、竖钩、提、撇、撇、竖提、点、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ū(ㄍㄨ)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嫩茎称“茭白”、“蒋”,可做蔬菜。果实称“菰米”,“雕胡米”,可煮食。

⒉  同“菇”。

异体字

English

wild rice; Zizania latifolia

最读网菰字讲解

“菰”字的语文讲解 “菰”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汉字,在古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读音与含义。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字的用法和意义。 首先,从字形上来看,“菰”由“艹”、“箨”和“即”三个部分组成。“艹”是草字头,通常与植物相关;“箨”指的是笋皮,也常用来指竹笋;而“即”在这里则作为声符,表示该字的读音。 在读音方面,“菰”字有两个常见的读音:gū和zhū。当读作gū时,它通常指的是一种水生植物——茭白,也可以指这种植物的果实,即菰米。而读作zhū时,则同“秫”,是一种高粱的变种。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菰”字的含义和用法。 1. 指茭白:“菰”字最常用的含义就是指茭白,这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草本植物,其茎部可食,味道鲜美。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菰”也常被用作茭白的代称,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其中的“锦官城”即因盛产菰米而得名。 2. 指菰米:除了指茭白外,“菰”字还可以指菰米,这是一种美味的水生粮食。在古代,菰米曾是人们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3. 指竹笋:“菰”字中的“箨”部分,也让人联想到竹笋。竹笋是竹子的幼芽,也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材。 4. 文化象征:“菰”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人们常用“菰蒲”来泛指江湖中生长的各种水草,用“菰席”来指用菰叶制成的席子,显示出“菰”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菰”字在古代诗词中也经常出现,如宋代词人姜夔的《过垂虹亭》中有“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菰菜如丝复如束,芼舟楫塞溪口。”其中的“菰菜”即指菰米。 总之,“菰”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汉字,它不仅有着独特的读音和字形,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个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菰


※ 菰的意思、基本解释,菰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植物名 [few-flower wildrice]。即茭白( Zizania caduciflora )。禾本科,菰属。一种多年水生高秆的禾草类植物,茎中因寄生菌的作用而形成笋状结构,称茭白笋,可供食用。如:菰稗(茭白和稗子);菰首(即茭白);菰苇(指茭白和苇)

(2) 同“菇” [mushroom]。如:香菰,草菰

康熙字典

菰【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古胡切。《博雅》菰,蔣也。其米謂之胡。《西京雜記》菰之有米者長安人謂之雕胡,有首者謂之綠節。

地名。《吳志·孫亮傳》諸葛誕別將于菰陂。

借作孤。《漢·校官碑》履菰竹之廉。《集韻》同苽。詳苽字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箛【卷五】【竹部】

吹鞭也。从竹孤聲。古乎切

说文解字注

(箛)吹鞭也。風俗通曰。漢書舊注。箛者、吹鞭也。急就篇曰。箛篍起居課後先。師古曰。箛、吹鞭也。篍、吹筩也。起居謂晨起夜臥及休食時。督作之司以此二者爲之節度。宋書樂志晉先蠶注。吹小箛大箛。按云鞭者、如長笛賦云裁以當簻便易持也。从竹。孤聲。古乎切。五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