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薣字的解释
薣

拼音 注音ㄍㄨˇ
部首艹部 总笔画16画 结构上下
五笔AFKC 统一码85A3
笔顺一丨丨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一丨フ丶
名称横、竖、竖、横、竖、横、竖、横折、横、点、撇、提、横、竖、横撇/横钩、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ǔ(ㄍㄨˇ)

⒈  〔茏薣〕即“荭草”,一种水草,果入药。

统一码

薣字UNICODE编码U+85A3,10进制: 34211,UTF-32: 000085A3,UTF-8: E8 96 A3。

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薣字讲解

“薇”字的语文讲解 “薇”是一个充满古典韵味的汉字,它不仅代表着一种植物——薇菜,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文中,“薇”字有着多重含义和用法。 首先,从植物的角度来看,“薇”指的是薇菜,这是一种常见的野菜,也被称为“野豌豆”或“薇芽菜”。在古代,人们常以薇菜为食,或者将其作为蔬菜之一出现在餐桌上。《诗经·小雅·采薇》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便是以薇菜为食材的生动写照。 其次,在古文中,“薇”字还可以用来借指军旅生涯或战争岁月。这源于薇菜生长在山野之间,象征着一种简朴、艰苦的生活状态,与军旅生涯的艰辛相似。例如,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有“楚子伐萧,萧人惧,惧失赏,而使曹翰诱楚子,楚子弗设宴,而赋《六月》之诗,与国人饮酒,醉而送之,使去而复反。遂灭萧”这段描述中,“萧”即指代楚国,而“采薇”则成为了一种隐喻,象征着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此外,“薇”字在古诗文中还常被用作比喻或象征。它可以代表那些默默无闻、坚韧不拔的品质,如“薇藿之惠,心领神会”中的薇藿,象征着微薄之力却能带来巨大帮助的事物。同时,“薇”字也可以用来表达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 在字形结构上,“薇”字属于上下结构,由“艹”、“韦”和“云”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艹”是草字头,表示与植物有关;“韦”作为声旁,提供了字的读音信息;而“云”则作为形旁,暗示了字的意义范畴。 综上所述,“薇”这个字不仅代表着一种具体的植物,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在古文中,它被广泛用于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薣


※ 薣的意思、基本解释,薣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薣【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集韻》果五切,音鼓。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葒一曰蘢薣。本作古,俗作薣。

交流分享

  • 薣的词语 组词
  • 薣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