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垸字的解释
垸

拼音 yuàn huán 注音ㄩㄢˋ ㄏㄨㄢˊ
部首土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左右
五笔FPFQ 统一码57B8
笔顺一丨一丶丶フ一一ノフ
名称横、竖、提、点、点、横撇/横钩、横、横、撇、竖弯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uàn(ㄩㄢˋ)

⒈  中国湖南、湖北两省在湖泊地带挡水的堤圩,亦指堤所围住的地区:垸子。堤垸。垸田。

其他字义

huán(ㄏㄨㄢˊ)

⒈  用漆和灰涂抹器物。

⒉  古同“锾”,古代重量和货币单位。

异体字

  • ?
  • ?

造字法

形声:从土、完声

最读网垸字讲解

“堰”字的语文讲解 “堰”是一个形声字,从“土”,“彳”(chì)声。“土”作为形旁,表明这个字与土地、地形有关;“彳”则提示我们这个字可能与行走、移动有关。现在,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堰”字的含义和用法。 一、字义解释 “堰”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 1. 堤坝:在水利工程中,“堰”常用来指代堤坝,尤其是土石筑成的堤坝,用于拦截水流,如“水堰”、“堤堰”等。 2. 阻塞:“堰”也可以表示阻塞、截断的意思,如“堰塞湖”就是指由于山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形成的阻塞湖泊。 3. 地名相关:在中国,有许多地名都包含“堰”字,如“堰桥”、“堰沟”等,这些地名往往与当地的地理特征或历史事件有关。 二、词语用法 1. 作为名词:“堰”可以作为名词使用,表示堤坝、阻塞物或与堰相关的地名。例如:“他修了一个大堰堤来防止洪水。”、“这座山峡像堰一样壮观。” 2. 作为动词:“堰”在某些语境下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表示阻塞、截断等动作。不过,这种用法相对较少见。例如:“堰塞湖的水位一直在上升,需要尽快处理。” 三、例句解析 1. 用作名词的例句: - “这座水库像一个大堰一样,把上游的水截留了下来。” - “他们决定在河流上建一个堰,以控制洪水的蔓延。” 2. 用作动词的例句(虽然不常见,但可以理解其意思): - “由于连日暴雨,河道被堰塞,水位急剧上升。” - “为了保障交通畅通,工程师们决定暂时封锁这条道路。” 四、文化拓展 “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代表着水利工程中的重要设施,还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古代,人们通过修建堤坝来抵御洪水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堰”字也出现在许多古诗文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其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暗示了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与“堰”字所代表的水利工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之,“堰”这个字虽然不算是常用字,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却非常深远。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个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魅力。

垸


※ 垸的意思、基本解释,垸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yuàn

〈名〉

湖南、湖北等地,在沿江、湖地带围绕房屋、田地等修建的堤坝样防水建筑物 [dyke]。通称“垸子”

康熙字典

垸【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胡官切,音完。《說文》以桼和灰而䰍也。一曰補垸。《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爲殺矢,刃長寸,圍寸,鋌十之,重三垸。《註》垸,量名,讀爲丸。《疏》其垸是稱量之名,非斛量之號。

《集韻》胡玩切,音換。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垸【卷十三】【土部】

以桼和灰而䰍也。从土完聲。一曰補垸。胡玩切

说文解字注

(垸)㠯桼龢灰丸而䰍也。龢各本作和。今正。丸大徐無。今依小徐。桼者、木汁可以䰍物也。丸者、圜也。傾側而轉者。䰍者、䰍桼也。說詳桼部。灰者、燒骨爲灰也。玄應梵書音義曰。通俗文曰燒骨以漆曰垸。倉頡訓詁曰垸以漆和之。今中國言垸。江南言?。?音瑞。垸胡灌切。玉裁按許㯡下云桼垸。周禮巾車杜子春云。軟讀爲垸桼之桼。輪人注。鄭云丸漆之。葢以桼合和燒骨之灰。摶而丸之。以䰍擦物。丸與垸㬪韵爲訓。丸而䰍之。旣乾如沙磣不光潤。乃摩之。鄭所云丸漆之乾、乃以石摩平之也。旣摩乃復桼之。許於㯡下所云桼垸已復桼之也。如此數四。乃後?丹雘。今時桼工亦略同此。垸或叚浣爲之。如角人注骨入桼浣者受之以量也。或叚睆爲之。如檀弓華而睆。孫炎云。睆、桼也。叔然乃指其冣後光潤者而言。从土。完聲。胡玩切。十四部。一曰補垣也。此依小徐本。月令曰。脩宫室。坏垣牆。補城郭。左傳曰。繕完葺牆。以待賔客。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