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醮字的解释
醮

拼音 jiào 注音ㄐ一ㄠˋ
部首酉部 总笔画19画 结构左右
五笔SGWO 五行 统一码91AE
笔顺一丨フノフ一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丶丶丶丶
名称横、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横、撇、竖、点、横、横、横、竖、横、点、点、点、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iào(ㄐ一ㄠˋ)

⒈  古代婚娶时用酒祭神的礼:再醮(再婚)。

⒉  道士设坛念经做法事:打醮。

异体字

  • ?
  • ?

造字法

形声:从酉、焦声

English

religious service; Daoist or Buddhist ceremony

最读网醮字讲解

“醮”字的语文讲解 “醮”是一个相对少用的汉字,但在古文中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用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字的含义、用法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 一、字义解释 “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 祭祀仪式: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举行祭祀仪式来祈求神灵的庇佑。在这些仪式中,“醮”常常指代一种特定的祭拜方式,如“醮斋”、“醮坛”等,用于祈求平安、丰收等愿望。 2. 道士举行法事:道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道士是重要的宗教职业者。“醮”在道教语境中,常指道士们举行的一种法事或仪式,用以驱邪辟邪、祈福禳灾。 3. 泛指祭祀祈祷:除了上述两种具体语境外,“醮”还可以泛指各种祭祀祈祷活动,表达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 二、用法示例 1. 动词用法: - 他每年都会去寺庙里做一次醮,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 - 在古代,官员上任前通常都要进行一场醮仪,以示对上天的敬意和对职责的承担。 2. 名词用法: - 这座古庙每年都要举办多次法事,香火鼎盛,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醮拜”。 - “醮坛”是道士们举行法事时所设的特定区域,具有神圣的意义。 三、文化背景 “醮”字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信仰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人认为,通过祭祀可以与神灵沟通,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祈求。因此,“醮”作为一种特殊的祭祀方式,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此外,“醮”字还与道教文化紧密相连。道教作为一种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体系,其仪式和法事具有深厚的神秘色彩。通过“醮”这一形式,人们希望能够获得超自然力量的庇佑和指引。 四、总结 综上所述,“醮”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独特用法的汉字。它不仅可以表示祭祀祈祷的活动,还与道教文化紧密相连,体现了古人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在现代汉语中,“醮”虽然并不常用,但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传承。

醮


※ 醮的意思、基本解释,醮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jiào

〈名〉

(1) 古冠、婚礼所行的一种简单仪式。尊者对卑者酌酒,卑者接受敬酒后饮尽,不需回敬 [a courtesy at ancient hate or wedding ceremony]

醮,冠娶礼祭。——《说文》。按,酌而无酬酢曰醮。

若不醴则醮用酒。——《仪礼·士冠礼》

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礼记·昏义》

(2) 又如:醮辞(古代举行冠礼时,父亲酌酒使其子饮用时所念的祝辞);醮醴(古代冠礼中的一种简单仪节);醮酒(奠酒;敬酒);醮影(倩影;美丽的影子)

(3) 祈祷神灵的祭礼,后专指道士、和尚为禳除灾祸所设的道场 [Taoist sacrificial ceremony]

醮,祭也。——《广雅》

醮诸神。——宋玉《高唐赋》

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汉书·郊祀志》

专意斋醮。——清· 张廷玉《明史》

(4) 又如:醮坛(为祭祀或祈祷神祗所设的台);醮谢(设醮祭谢);醮器(设醮祭祀或祈祷时所用的法器);醮事(道士设坛祈祷作法事)

词性变化

jiào

〈动〉

(1) 嫁 [marry]

未嫁而丧二夫,故十九犹未醮也。——《聊斋志异》

(2) 又如:再醮;改醮(已婚妇女再嫁);醮命(嫁女的使命);醮妇(再嫁妇女)

(3) 独酌而醉 [self-drunk]

主人进酒于客曰酬,客酌主人曰酢,独酌而醉曰醮。——明· 郎瑛《七修类稿》

jiào

〈形〉

(1) 尽,尤指水尽;酒饮尽 [exhausted]

利爵之不醮也。——《荀子·礼论》

(2) 〈方〉∶贫穷,财尽 [poor]

丢这们些银子,弄得手里醮醮的,我有不替你买得么?——《醒世姻缘传》

康熙字典

醮【酉集下】【酉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子肖切,音釂。《博雅》醮,祭也。《前漢·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可醮祭而致。

《說文》冠娶禮祭。《禮·冠義》醮於客位。《疏》酌而無酬酢曰醮。

《昏義》父親醮子而命之迎,男先於女也。《註》父醮酌子命往迎婦,以男當倡導其女也。

盡也。《爾雅·釋水》水醮曰厬。《疏》醮,盡也。《荀子·禮論篇》利爵之不醮也。《註》謂祭祀告利成,其爵不卒奠於筵前也。

《正字通》凡僧道設壇祈禱曰醮。《張端義·貴耳集》徽考寶籙宮設醮,一日親臨之,道士伏章久乃起。上問故,對曰:適至上帝所,値奎宿奏事,畢,章始達。上問奎宿何神。曰:本朝蘇軾。是後謗議者言皆不入,雖道流之說出于戃怳,然不爲無補也。

《五音集韻》昨焦切,音樵。與憔同。《莊子·盜跖篇》滿心戚醮。《註》醮,卒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醮【卷十四】【酉部】

冠娶禮。祭。从酉焦聲。?,醮或从示。子肖切

说文解字注

(醮)冠娶禮祭也。士冠禮。若不醴則醮用酒。三加、凡三醮。鄭曰。酌而無酬酢曰醮。士昏禮。父醮子。命之迎婦。嫡婦則酌之以醴。庶婦使人醮之。酌之以酒。鄭曰。酒不酬酢曰醮。依鄭說、非謂祭也。而許云冠娶禮祭。事屬可疑。詳經文不言祭也。葢古本作冠娶妻禮也。一曰祭也。轉寫有奪與。祭者別一義。不蒙冠婚。宋玉高唐賦。醮諸神禮太一。此後世醮祀之始見也。从酉。焦聲。子肖切。二部。

?)醮或从示。按依此則有祭義審矣。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