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糺
⒈ 古同“纠”。
其他字义
糺
⒈ 中国辽金元时代军队的一种名称。
异体字
- 糾
- 乣
English
to collaborate; to band together
最读网糺字讲解
“糾”字的语文讲解
“糾”是一个形声字,从糸(mì),纠声。本义为绳结,引申指纠缠、纠葛,还用于姓氏。
一、字形结构
“糾”字由“糸”和“纠”两部分组成。“糸”是形旁,表示与丝线、绳子有关;“纠”是声旁,表示读音。这种形声字的构词方式在汉字中非常常见。
二、字义演变
1. 本义:绳结
在古代,人们常用绳子来捆绑物品,绳子打结后便形成了“糾”字的本义。例如,《说文解字》中解释:“糾,绳结也。”
2. 引申义:纠缠、纠葛
“糾”字逐渐引申为纠缠、纠葛的意思。例如,在古文中,“糾纷纠散”表示纷乱纠缠的状态被解散。
三、词语搭配
“糾”字常用于一些固定词语中,如“纠纷”、“纠葛”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纠缠、纠葛的意思。例如:
“他们之间的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这场纠纷源于双方之间的纠葛。”
四、姓氏
“糾”也是一个较为少见的姓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这个姓氏的人已经不多。
五、文化意义
“糾”字不仅仅是一个汉字,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绳结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团结、紧密和传承。因此,“糾”字也寓意着团结、紧密和不断传承的美好愿景。
总之,“糾”是一个形声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个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的博大精深。

※ 糺的意思、基本解释,糺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糺【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1画
《廣韻》居黝切《集韻》吉酉切,音朻。糾,或作糺。《楚辭·招隱士》樹輪相糾兮。《註》糾,一作糺。
又《後漢·隗囂傳》援旗糺族。《註》糺,收也。
又《楚辭·九章》糺思心以爲纕兮。《註》糺,戾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糾【卷三】【丩部】
繩三合也。从糸丩。居黝切文三
说文解字注
(糾)繩三合也。糸部曰。紉、單繩也。劉表易章句曰。㒳股曰纆。按李善引字林。糾、㒳合繩。纆、三合繩。與許不合。糸部綸下曰。糾青絲繩也。凡交合之謂之糾。引伸爲糾合諸矦之糾。又爲糾責之糾。从糸丩。丩亦聲。丩亦二字今補。居黝切。三部。詩音義引說文己小反。音之轉也。岀音隱。按丩之屬二字不入茻糸部者、說與句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