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犑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犑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牛。
统一码
犑字UNICODE编码U+7291,10进制: 29329,UTF-32: 00007291,UTF-8: E7 8A 91。
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犑字讲解
“獬”字的语文讲解
“獬”是一个形声字,从“犭”(犬的变形)和“鲜”(这里特指鱼)声旁组成。它的本义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用角顶邪恶的鬼怪,因此古人常以“獬”来象征正义与公正。
在古代汉语中,“獬”字多用于形容与獬相关的场景或事物。例如,《后汉书·献帝纪》中就有“又有怪兽,名曰獬豸,如虎而十首,其音如婴儿,能食人,使人迷惑,使人狂走。其肉酸,食之者使人立死。”的记载,这里的獬豸就是指这种神秘的神兽。
此外,“獬”字也出现在一些古代文献和诗歌中,如《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中的“玄武步兮玉珥,璆磬鸣兮瑶簴,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虽然这首诗中并未直接出现“獬”字,但其中的神兽形象与“獬”的象征意义有一定的关联。
在现代汉语中,“獬”字并不常用,但其蕴含的传统文化意义依然值得我们品味和传承。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公正、正义的品质,像獬一样,不畏邪恶,勇于捍卫真理。
总之,“獬”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文化内涵的字,通过了解它的字形、字义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汉语和文化。

※ 犑的意思、基本解释,犑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犑【巳集下】【牛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古闃切《類篇》扃闃切,音狊。《玉篇》牛屬。《爾雅·釋畜》犑牛。《註》未詳。《釋文》古覔反。◎按犑从狊,與
異。玉篇廣韻集韻類篇俱有犑無
。篇海
犑
收,音義各異。字彙正字通收
刪犑,非。
交流分享
- 犑的词语
- 犑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