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穅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穅
⒈ 同“糠”。
异体字
- 糠
English
chaff, bran, husks of grain, from which comes: --poor, remiss
最读网穅字讲解
“啄”字的语文讲解
“啄”是一个形声字,从口,啄声。本义是用嘴啄东西。这个字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常用于描述鸟类用喙啄食物的动作,也常用来比喻做事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
一、字的构造
“啄”字由“口”和“啄声”(啄的声旁)组成。其中,“口”表示与嘴巴有关的动作,“啄声”则提示了该字的读音。
二、字义解析
1. 本义:用嘴巴啄东西。例如,《诗经·小雅·小宛》中有“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的句子,其中的“鸟”指的就是啄木鸟,它们用喙啄树皮,发出“啄啄”的声音。
2. 引申义:比喻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行为。例如,“他啄木鸟一样,深深地扎进了书海。”这里的“啄木鸟”形象地比喻了他专注、有目的地读书的态度。
三、词语搭配
“啄”字常与其他字组成词语,如“啄木鸟”、“啄食”、“啄木”等。这些词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丰富了语言表达。
四、例句
1. 小明喜欢吃苹果,每次吃苹果时,他都会用嘴巴啄几下,感觉特别甜。
2. 鹦鹉螺是一种会呼吸空气的动物,它的喙看起来就像是一把神奇的啄子,可以轻松地啄开坚硬的贝壳。
3. 这只啄木鸟每天都在树林里啄食树皮,它的喙非常锋利,几乎每次啄击都能在树上留下一个洞。
五、文化内涵
“啄”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描绘了一种具体的动物行为,还象征着一种有目标、有追求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中的“春风得意”就可以理解为一种有目标的追求。
总之,“啄”字是一个形声字,其本义和引申义都体现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行为。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个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中的丰富表达。

※ 穅的意思、基本解释,穅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穅【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唐韻》苦岡切《集韻》丘岡切《正韻》丘剛切,
音康。《說文》穀皮也。从禾从米,庚聲。《前漢·貢禹傳》妻子穅豆不贍。《莊子·天運篇》播穅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
又《諡法》好樂怠政曰穅。《前漢·諸侯王表》有中山穅王。
又樂器名。《禮·樂記》治亂以相。《註》相卽拊也,亦以節樂。拊以韋爲表,裝之以穅。槺一名相,因以名焉。或省作康。《爾雅·釋器》康謂之蠱。《註》康,米皮。《集韻》或作粇,亦作糠。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穅【卷七】【禾部】
榖皮也。从禾从米,庚聲。康,穅或省。苦岡切
说文解字注
(穅)穀之皮也。云穀者、晐黍稷稻梁麥而言。穀猶粟也。今人謂巳脫於米者爲穅。古人不爾。穅之言空也。空其中以含米也。凡康寧、康樂皆本義空中之引伸。今字分別。乃以本義从禾。引伸義不从禾。从禾米。庚聲。庚毛刻作康。誤。今正。苦岡切。十部。
(康)穅或省作。稃穅康四篆大徐在秳
二篆之下。今以類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