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拃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拃
⒈ 张开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长度。
⒉ 量词,指张开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的距离:两拃宽。
异体字
- 扎
- 柞
- 拶
造字法
形声:从扌、乍声
English
grope, press, span
最读网拃字讲解
“拃”字的语文讲解
“拃”是一个形声字,从手,乍声。它的本义是“以手握物”,这个动作可以引申为“量”的意思。在古代,人们常常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等,因此“拃”逐渐演变成了表示测量的单位。
在汉字中,“拃”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字,但在一些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例如,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有“一箪食,一壶浆,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这里的“呼尔而与之”中的“呼尔”与“拃”有一定的关联,虽然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已经有所不同。
此外,“拃”在一些方言中也有特殊的用法。例如,在山东方言中,“拃”被用来表示“请”的意思,类似于普通话中的“请”。这种用法体现了“拃”字在古代文化中的丰富内涵和多样性。
在书写方面,“拃”字的笔画顺序为:撇、横、竖、横折、横、竖弯钩。这个字的字形比较复杂,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准确书写。
总的来说,“拃”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特殊用法的汉字。通过了解它的本义、引申义以及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用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汉语和文化的魅力。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拃”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字,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因此,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了解这个字的含义和用法,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具有一定的帮助。

※ 拃的意思、基本解释,拃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拃
〈动〉
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来量长度[span;measure by handspans]。如:把桌子拃一拃
词性变化
◎ 拃
〈量〉
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间的距离 [span]。如:这块布有三拃宽
康熙字典
拃【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側板切《集韻》阻版切,音䎒。讀與盞近。摸拃也。
又《正字通》俗拶字。《唐書·摩揭陀傳》太宗遣使取熬糖法,詔揚州上諸蔗,拃瀋如其劑。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柞【卷六】【木部】
木也。从木乍聲。在各切
说文解字注
(柞)柞木也。詩有單言柞者。如維柞之枝、析其柞薪是也。有柞棫連言者。如皇矣、旱麓、緜是也。陸機引三蒼。棫卽柞也。與許不合。假令許謂棫卽柞、則二篆當聯屬之。且詩不當或單言棫。或單言柞。或柞棫竝言也。鄭詩箋云。柞、櫟也。孫炎爾雅注。櫟實、橡也。齊民要術援爾雅注合柞栩櫟爲一。亦皆非許意。從木。乍聲。在各切。五部。按柞可薪。故引伸爲凡伐木之偁。周禮有柞氏。周頌傳曰。除艸曰芟。除木曰柞。古無二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