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涝字的解释
涝

拼音 lào 注音ㄌㄠˋ 繁体
部首氵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左右
五行 统一码6D9D
笔顺丶丶一一丨丨丶フフノ
名称点、点、提、横、竖、竖、点、横撇/横钩、横折钩、撇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涝(澇)lào(ㄌㄠˋ)

⒈  雨水过多,被水淹,与“旱”相对:排涝。抗旱防涝。涝灾。

异体字

汉英互译

waterlogging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氵、劳声

English

inundate, flood; torrent

最读网涝字讲解

“涝”字的语文讲解 “涝”是一个汉字,它有着独特的含义和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涝”主要用来形容因雨水过多而积聚的灾害现象,即水灾。此外,“涝”也可以作为形容词,表示湿润、充满水的状态。 一、“涝”字的构造 “涝”字由“氵”和“劳”两个部分组成。“氵”是水的偏旁,通常与水有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劳”则是一个独立的字,具有多种含义,但在这里与“氵”结合,共同构成了“涝”字。 二、“涝”字的含义 1. 水灾:这是“涝”字最常见的含义。当雨水过多,超过了地面的排水能力时,就会导致积水成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损失。例如,在中国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遭受洪水的侵袭,这时人们就会用“涝”来形容这场灾害。 2. 湿润:“涝”字还可以用来形容物体或地方充满水的状态。比如,在春天,土地开始解冻,土壤会变得湿润,这时就可以说“这块土地涝滋滋的”。 三、“涝”字的用法 “涝”字可以用作名词、动词等词性。作为名词时,“涝”可以用来指代水灾或者湿润的状态;作为动词时,则可以用来表示积水的动作或者使某物保持湿润的状态。例如: “今年春天,河南地区遭遇了严重的涝灾。”(名词) “他赶紧把窗户打开,让空气流通,以免房间变得潮湿。”(动词) 四、“涝”字的同义词和反义词 与“涝”字意义相近的词有“淹”、“洪”、“泽”等,这些词都表示因雨水过多而导致的灾害或者湿润的状态。而与“涝”意义相反的词则有“干”、“涸”、“旱”等,这些词则表示缺乏水分或者干旱的状态。 五、结语 “涝”字虽然简单,但它所蕴含的意义却非常丰富。通过学习“涝”字,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水有关的现象和灾害,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汉字的构造和语言的文化内涵。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多多关注这个字,发现更多有趣的语言现象。

涝


※ 涝的意思、基本解释,涝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Láo

〈名〉

(1) (形声。从水,劳声。本义:水名。在陕西省。源出秦岭,北流入渭水) 同本义 [Lao river]

(2) 又名潦水。在陕西省户县、周至两县界上,源出秦岭,为关中八川之一

涝水北注 甘水,而乱流入于 渭。——《水经注》

(3) 汾水支流。源出山西省浮山县西北,西流至临汾市北注入汾水

(4) 另见 lào

基本词义

lào

〈动〉

(1) 水淹没;雨多成灾 [inundate]

雨久成水,故其域恒涝也。——《晋书·袁甫传》

(2) 又如:涝漉(浸润其中);涝疏旱溉(指庄稼受涝应排水,受旱应灌溉);沥涝(沥水淹了庄稼);内涝(地势低洼,积水不能及时排水而造成的涝灾);涝洼地(低洼易淹的田地)

(3) 浇水,灌溉 [water]

公今早晚班春去,强劝涝田补岁饥。——宋· 王安石《和钱学士喜雪》

词性变化

lào

〈名〉

(1) 大水;淹没田地的积水 [waterlogging;execessive rainwater in the fields]。如:排涝(排除田地里过多的积水,使农作物免受涝灾);旱涝无常

(2) 奶酪 [milk]

什么叫做涝?…原来是牛奶。——清· 蘧园《负曝闲谈》

(3) 另见 láo

康熙字典

澇【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魯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刀切,?音勞。水名。《說文》水出扶風鄠北。亦作潦。《司馬相如·上林賦》酆鎬潦潏。《註》潦,卽澇水。

灘名。《水經注》漢水,又東謂之澇灘。

大波也。《木華·海賦》飛澇相磢。

《廣韻》盧皓切《集韻》魯晧切,?音老。義同。

《廣韻》《集韻》《韻會》?郞到切,勞去聲。義同。一曰淹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澇【卷十一】【水部】

水。出扶風鄠,北入渭。从水勞聲。魯刀切

说文解字注

(澇)澇水。出右扶風鄠。北入渭。右扶風鄠、見邑部。上林賦曰。終始灞滻。出入涇渭。酆鎬潦潏。紆餘委蛇。經營乎其內。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潘岳關中記曰。涇、渭、灞、滻、酆、鎬、潦、潏、所謂八川。李善曰。潦卽澇水也。水經曰。渭水、又東過槐里縣南。又東、澇水從南來注之。今陝西西安府鄠縣縣西三里、澇水出南山澇谷。北流經故萯陽宫。西入長安縣畍。入渭。故曰北入渭。水道提綱曰。渭水東經鄠縣北境、咸陽縣城東南。又東北有豐水自西來。合諸水北流注之。諸水者、澇水、滈水、潏水。从水。勞聲。魯刀切。二部。史、漢、文?皆作潦。惟封禪書正作澇。按今用爲旱澇字。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