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粒字的解释
粒

拼音 注音ㄌ一ˋ
部首米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左右
五笔OUG 五行 统一码7C92
笔顺丶ノ一丨ノ丶丶一丶ノ一
名称点、撇、横、竖、撇、点、点、横、点、撇、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ì(ㄌ一ˋ)

⒈  成颗的东西,细小的固体:米粒。盐粒。颗粒。粒子(a.成果的、细小的东西,“子”读轻声;b.指“基本粒子”,物理学上指构成物体的最简单的物质)。

⒉  量词,多指颗粒状的东西:一粒米。一粒珍珠。

异体字

  • ?
  • 粒

汉英互译

grain、granule

造字法

形声:从米、立声

English

grain; small particle

最读网粒字讲解

“ 粒”字的深刻内涵与丰富意蕴 在汉字的博大精深体系中,“粒”这个字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学习者的目光。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量词,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 一、基本含义 “粒”作为量词,通常用来计量谷物等微小颗粒的东西。例如,“一粒米”表示非常渺小的一点点粮食。这种用法体现了“粒”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和直观性。 二、文化内涵 1. 丰收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粒”常常与丰收联系在一起。庄稼的成熟意味着一年的辛勤劳作得到了回报,因此,“一粒粮食”也象征着丰收和富饶。 2. 勤劳与节俭:“粒”字还隐含着勤劳和节俭的美德。古人常说“粒米皆从辛苦得”,强调粮食的来之不易,鼓励人们珍惜每一粒食物。 3. 细小中的伟大:尽管“粒”表示的是微小的存在,但它也提醒我们,在广阔的自然界中,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和珍视的。即使是微小的尘埃,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三、文学运用 在文学作品中,“粒”字也常被巧妙地运用,为作品增添独特的韵味。它可以用来形容微小的景象,如“粒粒珍珠”,也可以用来表达细腻的情感,如“粒粒皆辛苦”(出自李绅《悯农二首》,形容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四、历史典故 此外,“粒”字还承载着一些历史典故和文化故事。例如,“一粒米”的故事讲述了古人为了生存而努力奋斗的故事,激励着后人珍惜粮食、勤劳节俭。 五、结语 “粒”这个字虽然简单,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却是深远的。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粒食物,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传承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同时,它也激发我们在面对生活的细微之处时,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体会其中的美好与真谛。 总之,“粒”字不仅是一个量词,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个字,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汉字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粒


※ 粒的意思、基本解释,粒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形声。从米,立声。本义:米粒,谷粒)

(2) 同本义 [grain]。如:粒食(以米谷为食);粒米束薪(极言粮草之少);粒米狼戾(谷粒撒得满地都是。形容粮食充盈)

(3) 粒状物 [granule;bead]。如:盐粒;豆粒;砂粒儿;细粒

词性变化

〈动〉

(1) 进食;吃饭 [take food]。如:粒食(以谷物为食)

(2) 养活 [support;feed]

生我百谷,粒我烝民。——晋· 傅咸《喜雨赋》

(3) 通“立”。成 [accomplish;succeed]

烝民乃粒,万邦作乂。——《书·皋陶谟》

〈量〉

用于呈圆形的器物,相当于“颗”。如:三粒子弹

康熙字典

粒【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廣韻》《集韻》《正韻》?力入切,音立。米粒也。《小爾雅》生曰穀謂之粒。《孟子》樂歲粒米狼戾。《註》粒米,粟米之粒也。《拾遺記》員嶠之山名環丘,粟生穟高五丈,其粒皎然如玉。

《說文》糂也。《書·益稷》烝民乃粒。《傳》米食曰粒。《疏》今人謂飯爲米糂,遺餘之飯,謂之一粒兩粒,是米食曰粒,用米爲食之名也。《禮·王制》有不粒食者矣。

通作立。《詩·周頌》立我烝民。《註》立、粒通。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粒【卷七】【米部】

糂也。从米立聲。?,古文粒。力入切

说文解字注

(粒)糂也。按此當作米粒也。米粒是常語。故訓釋之例如此。與䆃篆下云䆃米也正同。玉篇、廣韵粒下皆云米粒。可證。淺人不得其解。乃妄改之。以與糂下一曰粒也相合。不知粒乃糂之別義。正謂米粒。如妄改之文。則粒爲以米和羹矣。而一曰粒也何解乎。今俗語謂米一顆曰一粒。孟子。樂歲粒米狼戾。趙注云。粒米、粟米之粒也。臯陶謨。烝民乃粒。周頌。立我烝民。鄭箋。立當作粒。詩書之粒皆王制所謂粒食。始食艱食、鱻食、至此乃粒食也。从米。立聲。力入切。七部。按此篆不與糂篆相屬。亦可證其解?不作糂也。

?)古文从食。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