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簬
拼音
lù
注音ㄌㄨˋ
部首竹部 总笔画19画 结构上下
五笔TKHK 统一码7C2C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丨フ一丨一丨一ノフ丶丨フ一
名称撇、横、点、撇、横、点、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撇、横撇/横钩、捺、竖、横折、横
部首竹部 总笔画19画 结构上下
五笔TKHK 统一码7C2C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丨フ一丨一丨一ノフ丶丨フ一
名称撇、横、点、撇、横、点、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撇、横撇/横钩、捺、竖、横折、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簬
⒈ 〔箘簬〕见“箘”。
异体字
- 簵
最读网簬字讲解
“簶”字的语文讲解
“簶”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丰富的内涵。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读音、意义及用法。
一、读音
“簶”的普通话读音为:guì。在古汉语中,它还有其他多种读音和用法,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定。
二、意义
1. 一种盛水的器具:“簶”最初是用来盛水的。古代的“簶”是一种竹制或陶制的容器,类似于现代的碗或壶。它可以用来盛酒、水或其他液体。
例句:他拿起筷子,向桌上的簶里夹了一些菜。
2. 量词:“簶”也可以作为量词使用,通常用于计量竹制或陶制的容器。
例句:一簶酒,够他喝上好一会儿了。
3. 古同“器”,指器物:在古代文献中,“簶”有时也通“器”,表示各种器物。
例句:礼乐之器,皆不可以已乎?
三、用法
“簶”在句子中主要作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其具体的语法功能取决于所处的语境。
1. 作主语:表示某事物或动作与“簶”有关。
例句:簶中的美酒令人陶醉。
2. 作宾语:作为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例句:他拿着簶去打水了。
3. 作定语:修饰名词,表示所属或特征。
例句:那簶中的酒香四溢,吸引了众多食客。
四、文化内涵
“簶”字不仅承载着实用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常被用来象征坚韧、高洁的品质。因此,“簶”这个字也常被用来形容人的品格高尚、清雅脱俗。
此外,“簶”字还出现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楚辞》等。这些作品通过描绘“簶”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总之,“簶”是一个充满韵味和文化底蕴的汉字。掌握这个字的读音、意义及用法,对于理解古代汉语和欣赏古典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 簬的意思、基本解释,簬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簬【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簵《廣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美竹。中作箭。《戰國策》趙襄子居晉陽,患無矢。張孟談曰:公宮之垣,皆以荻蒿苫楚廧之,請發而用之,則箘簵之勁不能過也。《註》簬卽簵。《韻會》或作
。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簬【卷五】【竹部】
箘簬也。从竹路聲。《夏書》曰:“惟箘簬楛。” 簵,古文簬从輅。洛故切
说文解字注
(簬)箘簬也。从竹。路聲。洛故切。五部。夏書曰。惟箘簬枯。禹貢文。枯各本作楛。今依木部正。
(簵)古文簬。从輅。當作簬或从輅。轉寫之誤也。篇、韵皆云簵同簬。今尙書、史記皆作簵。若古文四聲韵云簵古文。卽取諸誤本說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