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暮字的解释
暮

拼音 注音ㄇㄨˋ
部首日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上下
五笔AJDJ 五行 统一码66AE
笔顺一丨丨丨フ一一一ノ丶丨フ一一
名称横、竖、竖、竖、横折、横、横、横、撇、捺、竖、横折、横、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ù(ㄇㄨˋ)

⒈  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日暮。暮气。暮色。日暮途穷。暮鼓晨钟。

⒉  晚,将尽:暮春。暮年。暮节。暮齿(晚年)。

汉英互译

dusk、evening、late

相关字词

晨、朝

造字法

形声:从日、莫声

English

evening, dusk, sunset; ending

最读网暮字讲解

“暮”字的语文讲解 “暮”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汉字,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在古文中,“暮”常常用来形容日落时分的景象,进而引申为傍晚、晚上等时间概念。 一、字义解析 “暮”的本义是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即傍晚时分。例如,在古诗中常会有“暮色苍茫”、“暮云合壁”等描述,都是指傍晚时分的景色。 二、词性变化 “暮”在汉语中可以作为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使用。 1. 名词:如“暮霭”、“暮色”,可以用来形容傍晚时分的云雾或景色。 2. 动词:如“暮春”、“暮年”,分别表示春天将尽和年老的时期。 3. 形容词:如“暮气沉沉”,用来形容气氛压抑、缺乏生机的状态。 三、文化内涵 “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暮”经常被用来寄托人们的哀愁、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例如,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里的“巴山夜雨”不仅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更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奈。 四、用法示例 1. 描述傍晚的景色:“夕阳西下,暮色渐浓。” 2. 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3. 用于诗歌创作:“暮色苍茫映晚霞,轻舟独钓江之头。” 总之,“暮”这个字虽然简单,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却是非常丰富和深刻的。通过学习和理解“暮”字的用法和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暮


※ 暮的意思、基本解释,暮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2) 同本义 [dusk;sunset;evening]

暮者,晚也。——《论衡·明雩》

朝三而暮四。——《庄子·齐物论》

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今朝至,暮变。——《韩非子·难一》

至莫夜月光明。——宋· 苏轼《石钟山记》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唐· 杜甫《石壕吏》

(3) 又如:暮天(傍晚的天空);暮雨(傍晚的雨);暮途(傍晚的路程);暮烟(傍晚的烟霭);暮暮(每天傍晚);暮鼓(鼓楼晚间报时的鼓声);暮暗(日落天暗)

(4) 夜晚 [the end]

枝封暮雪。——沈约《桐赋》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论语》

(5) 又如:暮月(一季的末月);暮末(犹末世);暮冬(冬末)

词性变化

〈形〉

(1) 喻指年老,衰老 [aged]

藐是流离,至于暮齿。——庾信《哀江南赋序》

(2) 又如:暮老(指年老);暮古(年老糊涂);暮志(晚年的志向);暮耋(指年老);暮齿(晚年);暮景(比喻垂老之年)

(3) 迟;晚 [late towards to the end of]

夫自念斯,学德未暮。——《吕氏春秋》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

(4) 又如:暮迟(犹言不及时);暮生(父亲死后才出生)

康熙字典

暮【辰集上】【日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故切,音慕。本作莫。《說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註》平野中望日將落,如在草茻中也。《史記·伍子胥傳》吾日暮塗遠。《屈原·離騷》恐美人之遲暮。○按經典本皆作莫。今或相承用暮字。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