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诅字的解释
诅

拼音 注音ㄗㄨˇ 繁体
部首讠部 总笔画7画 结构左右
五笔YEGG 五行 统一码8BC5
笔顺丶フ丨フ一一一
名称点、横折提、竖、横折、横、横、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诅(詛)zǔ(ㄗㄨˇ)

⒈  求神加祸于别人,现泛指咒骂:“百姓之咎怨诽谤,诅君于上帝者多矣”。诅咒。诅骂。

⒉  盟誓:“诅无畜群公子”。

异体字

  • ?

造字法

形声:从讠、且声

English

curse; swear, pledge

最读网诅字讲解

《说“诅”》 在汉字的大家族中,“诅”这个字有着独特的内涵和意义。 一、字形结构 “诅”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边为言字旁“讠”,右边是“且”。“讠”作为部首,往往与言语相关,这表明这个字的含义与说话、话语有着紧密的联系。“且”字有多种含义,在这里它和“讠”组合起来共同构建出“诅”的意义。 二、字义解读 1. 本义:诅咒。 - 在古代文化中,“诅”表示祈求鬼神降祸于所恨之人。例如《诗经·小雅·巧言》中有“君子信誓,不与不信,不顺不承,不信一辞,妄言不语,妄语不诛,不诛则无以戒,故曰‘诅’也”。这里的“诅”就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对违背誓言者的惩处性的话语,希望借助超自然的力量给予恶人以灾祸。 - 当人们说“诅咒”时,往往是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的表达。比如“他被诅咒永远找不到幸福”,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对他人的恶意祝愿,希望对方遭遇不幸。 2. 引申义:怨恨、仇恨的话语。 - 不仅仅是祈求鬼神的力量,也可以单纯表示充满怨恨地说一些话。像“互相诅咒”,就是双方都怀着仇恨的情绪说出攻击性的话语,这种话语更多是情绪的一种宣泄,虽然不具备实际让对方遭受超自然灾祸的能力,但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和对立。 三、在文化和语言中的体现 1. 在文学作品里,“诅”字常常被用来营造紧张、阴暗的氛围。在一些神话故事或者古典小说中,被诅咒的角色往往会陷入一系列的困境。例如《哈利·波特》系列中的许多魔法诅咒,虽然这是西方魔幻文化中的体现,但也反映了“诅”这个概念在不同文化语境下都存在的对厄运施加的概念。 2. 在日常语言交流中,“诅”字虽然不常单独使用,但“诅咒”“诅咒语”等词汇还是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字所蕴含的负面情感的力量。而且在一些方言中,也保留着与“诅”相关的表达,这些表达往往更加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总之,“诅”这个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类复杂的情感体验,从古老的祈求神灵降祸到现代单纯表达怨恨的话语,它见证了人类语言和文化的发展演变。

诅


※ 诅的意思、基本解释,诅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动〉

(1) (形声。从言,且( )声。本义:诅咒)

(2) 同本义 [curse;damn;wish sb. evil]

诅,詶也。——《说文》

否则厥口诅祈。——《书·无逸》。疏:“请神加殃谓之诅。”

以诅射颍考叔者。——《左传·隐公十一年》

出此三物,以诅尔斯。——《诗·小雅·巧言》

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论衡》

(3) 又如:诅让(咒骂责备);诅詈(诅咒;咒骂);诅恨(诅咒怨恨);诅书(诅咒的文字);诅魇(用诅咒来害人);诅祝(祈求鬼神加害于敌对之人);诅师(巫师);诅楚文(又称“诅楚”。指秦王祈求天神克楚兵,收复其边城)

(4) 盟誓,特指就小事或往事起誓 [take an oath]

掌盟诅。——《周礼》。郑玄注:“盟诅,主于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诅。”

(5) 又如:诅盟(誓约);诅誓(盟誓)

康熙字典

詛【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謯《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莊助切,阻去聲。《說文》詶也。《廣韻》咒詛。《書·無逸》厥口詛、祝。《疏》詛祝,謂吿神明,令加殃咎也。以言吿神謂之祝。請神加殃謂之詛。《詩·小雅》出此三物,以詛爾斯。《釋文》以禍福之言相要曰詛。《周禮·春官》詛祝掌盟詛之祝號。《註》詛,謂祝之使沮敗也。大事曰盟,小事曰詛。《疏》盟盟將來,詛詛過往。《後漢·仲長統傳》匈詈腹詛。

《集韻》古通作。《詩·大雅》侯作侯祝。《釋文》作,本或作詛。《朱傳》作,讀爲詛。詛祝,怨謗也。

《集韻》遵遇切,娵去聲。義同。

《集韻》《韻會》《正韻》?壯所切,音阻。《集韻》呪也。《釋名》阻也。使人行事阻限于言也。

通作阻。《晉語》狂夫阻之衣也。《註》狂夫,方相氏之士也。阻古通詛。將服是衣,必先詛之。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詛【卷三】【言部】

詶也。从言且聲。莊助切

说文解字注

(詛)詶也。从言。且聲。荘助切。五部。

交流分享